海通证券-信息设备行业: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成长迅速,美国制裁新规将进一步推动板块发展-221016

《海通证券-信息设备行业: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成长迅速,美国制裁新规将进一步推动板块发展-221016(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证券-信息设备行业: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成长迅速,美国制裁新规将进一步推动板块发展-221016(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利润快速增长、在手订单饱满;美国BIS商务部公布对中国大陆先进半导体制造业出口管制新规,国内公司仍需努力。
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已在多个工艺制程中实现国产化替代,一批优秀的半导体设备龙头公司已成长起来。半导体设备处于整个半导体制造产业链的上游,其技术发展的速度在整个半导体产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通过自主研发,已在多个工艺制程中实现了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并进入产业化量产阶段,已出现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上海等优秀的半导体装备商。根据CINNO统计,2021年国内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业务营收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上海、长川科技、新益昌。
北方华创2022年前三个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65.63%-207.52%。北方华创2022年前三个季度预计实现收入94.44亿元-104.44亿元,同比增52.98%-69.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95亿元-16.15亿元,同比增165.63%-207.52%。公司目前电子工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业务下游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饱满,经营业绩保持持续增长。
截止2022年9月30日盛美上海的在手订单总额达46.44亿元。盛美上海已有半导体清洗系列设备、半导体电镀设备、立式炉管设备、先进封装湿法设备以及无应力抛光设备等先进技术和产品线,致力于为全球集成电路行业提供先进的设备及工艺解决方案。2022年前三个季度预计实现收入19.46亿元-20.26亿元,同比增78.87%-86.22%;截止2022年9月30日,在手订单总额为46.44亿元,同比增105.32%。
晶盛机电的半导体装备订单量同比快速增长,2022年前三个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69.99%-91.11%。晶盛机电2022年前三个季度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87亿元-20.09亿元,同比增69.99%-91.11%;公司紧抓半导体装备国产化进程加快的行业趋势,加速半导体装备的市场验证和推广,半导体装备订单量同比快速增长。
美国BIS商务部公布出口管制新规,设备国产化趋势将进一步加速;但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要实现先进制程领域的突破难度更大、需要较长的时间。2022年10月7日,美国BIS商务部披露针对中国大陆先进半导体、半导体制造和支持半导体制造业的出口管制新规,管制措施适用于将美国设备或零部件出口到中国大陆的特定先进逻辑或存储芯片晶圆厂,主要是16/14nm以下节点的逻辑集成电路、128层以上的NAND存储器集成电路、18nm半间距及以下的DRAM集成电路。我们认为此次管制新规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进程,但也应该看到短期内先进制程领域设备研发、自主化的发展阻力很大、也更加艰难,先进领域的技术突破需要时间、耐心。
投资建议。根据Wind数据,半导体设备板块的PE估值(整体法,2021年年报数据,剔除负值)2019年以来一路上行,虽然2020年7/8月后有过一段下滑又重回上行趋势;2021年7月PE估值到达最高点154.02倍,而后进入下降通道。截止2022年10月14日半导体设备板块的PE估值为68.07倍,已处于较低位水平。我们认为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的发展已进入国产替代的第二阶段,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在传统制程领域的国产替代,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先进制程领域潜心研发、攻坚克难、以期实现技术突破。我们建议关注国内半导体前道设备领域的北方华创、盛美上海、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相关公司。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市场竞争加剧、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