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双良节能-600481-还原炉+硅片助力业绩高增,产能落地提速未来可期-221015

《中泰证券-双良节能-600481-还原炉+硅片助力业绩高增,产能落地提速未来可期-22101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双良节能-600481-还原炉+硅片助力业绩高增,产能落地提速未来可期-22101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9亿元,同比增长337.03%;实现归母净利润4.77亿元,同比增长539.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558.49%。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7.45亿元,同比增长285.69%;实现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增长368.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97亿元,同比增长413.59%。
点评:
还原炉业务持续助力业绩高增,硅片扩产顺利产能加速爬坡。公司还原炉业务市场份额位居首位,伴随着上半年还原炉业务产能大幅提升,龙头地位继续巩固加强。公司硅棒/硅片业务提前扩产完毕,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有望近期实现满产。公司还原炉和硅片业务产量的增长共同助力业绩高增。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0%(-4.62pct)、2.30%(-2.92pct)、2.78%(-2.37pct)、1.15%(基本持平),良好的公司制度管理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36%、10.16%,分别同比-9.64pct、+1.70pct,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业务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了毛利率出现较大下滑,但净利率同比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三季度,毛利率20.49%,环比-0.89pct,净利率为11.39%,环比+1.77pct。公司目前尚处于爬坡阶段,带产能利用率提升后毛利率、净利率有望在规模效应下稳步回升。
可转债募资26亿元,单晶硅二期20GW项目加速落地。公司公布了可转债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6亿元,其中18.6亿元用于40GW单晶硅二期项目(20GW)、7.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相较于一期项目(20GW)总投资规模70亿元,二期工程在相同产能下投资规模减少至62.37亿元,同比降低11%,公司实现了成本控制,有利于提升盈利水平。除此之外,公司拟在原有40GW基础上,设立全资孙公司在包头筹划建设50GW单晶硅拉晶项目,大尺寸硅棒/硅片实际产能将进一步扩大。
光伏制造产业链影响力逐步增强,屡获大单提前锁定明年业绩。据10月10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双良新能源与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本次订单是迄今为止双良节能单体还原炉合同设备数量最多的订单,合同总金额达到4.29亿元。公司还原炉项目将应用于合盛硅业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355亿元,进一步扩大公司多对棒还原炉设备在多晶硅料行业的应用。据10月14日公告,公司与新疆其亚硅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公司为其提供价值1.12亿元的再沸器、预热器等精馏、尾气换热器设备,用于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一期10万吨精馏、尾气换热器设备工程项目。今年以来公司已经签订多个大体量订单,若订单可以如期实施,对公司明年的业绩有积极影响。
首套大型绿电智能制氢系统下线,双良新能源入选“小巨人”企业。公司首套1000Nm3/h绿电智能制氢系统于9月21日成功下线,助力公司清洁能源战略,强化在光伏行业与氢能行业产业布局。据2022年10月14日公告,公司光伏组件收获TüV南德认证证书,充分证明了双良光伏组件产品的优良品质。此外,双良新能源荣获工信部发布的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持续发展巩固行业地位。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硅料订单持续加大,40GW单晶硅二期项目(20GW)建设有望提速,还原炉订单创历史新高,看好公司未来收入和业绩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9.79、217.75、270.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1.11%、45.38%、24.06%;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70、17.74、22.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5.02%、65.76%、25.30%。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0.57、0.95、1.19元,对应PE分别为30.16、18.19、14.52倍。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政策执行不及预期;硅料企业扩产推进不及预期:硅料价格下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