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非银金融行业:专题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制度建设系统性推进,市场投融资功能良性发展-221014

《中泰证券-非银金融行业:专题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制度建设系统性推进,市场投融资功能良性发展-221014(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非银金融行业:专题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制度建设系统性推进,市场投融资功能良性发展-221014(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一、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发展成效:制度改革系统性推进,助推市场高质量发展
1、发行制度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优化畅通市场入口。注册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项目,在发行制度层面对发行上市定价的改革,深层次是促进监管归位、强化自律力量、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重构金融与经济良性生态。
2、交易制度与退市制度逐步市场化,发挥市场价值发现功能。交易制度改革包括放宽涨跌幅比例、引入盘后定价交易等,提升交易定价效率;完善主动和被动退市制度,退市家数逐年增加(2021年20家),优化入口同时畅通出口。
3、多层次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匹配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形成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规模、生命周期、行业定位的企业融资需求。截止2022年6月,沪深京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4819家,总市值达到94.17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20%多。
4、对外开放成果显著,资本市场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截至2021年6月,外资通过QFII、港股通及外资私募供持有A股市值约2.8万亿元,在A股总流通市值中的占比达到3.9%,较2015年提升了3.7个百分点。
5、资本市场法制化建设不断完善,逐步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新《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期货和衍生品法》等资本市场相关法规落地,提高违法成本、净化市场生态。
二、资本市场融资端改革发展成效:支持国家战略、赋能实体经济
1、股债融资稳步增长,直接融资占比提升。截至2022年6月,社融存量中间接融资(银行信贷+非标)占比逐步下滑至84.5%,直接融资(债券+股票)占比提升至15.5%,国内直接融资占比逐渐提升,支持新兴行业融资需求、助推经济结构转型。
2、市场结构明显优化,新兴科技行业市值占比提升。存量方面,新兴科技行业市值占比明显提升,截至2022年6月底,A股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超过22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7年年初的约20%增长至约37%。增量方面,战略新兴企业已成为新股发行主力,截止2022年6月,发行新股中140家为战略性新兴企业(占比92.11%)、共募资2443.92亿元(占比85.16%)。
3、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不断强化。资产重组与再融资制度改革,推动市场存量资源整合,近5年并购重组交易金额约10万亿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三、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发展成效:投资者结构改善、资金与资本良性循环
1、持续引入中长线投资者,稳定市场压舱石。各途径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加机构投资者数量、放松准入;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加强各类机构深度合作,尤其是养老金、保险公司通过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渠道加强权益类投资。
2、投资者结构改善,专业投资机构话语权逐步提升。截止2021年末,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约44.6万亿元,占比为48.7%,较2007年下降近42pct。公募、私募、保险、外资等机构持股市值达到约16.4%,市场话语权逐步提升。
3、财富管理发展空间大,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随着房地产投资属性弱化、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推动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转移,资本市场是金融资产标准化的主阵地,满足财富管理净值化发展需求。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政策低于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