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德方纳米-300769-2022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Q3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优势显著-221012

《中信证券-德方纳米-300769-2022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Q3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优势显著-2210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德方纳米-300769-2022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Q3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优势显著-22101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5-18.5亿元,同比+617%~658%,扣非归母净利润17.0-18.0亿元,同比+670%~716%;预计2022年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1-5.6亿元,同比+368%~414%,环比-1.60%~+8.04%,扣非归母净利润4.8-5.3亿元,同比+354%~401%,环比-4.19%~+5.79%,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公司是磷酸铁锂材料龙头,产品和技术领先、成本优势明显,深度绑定优质客户,且产能扩张计划明确。动力、储能电池增长拉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提升,随着公司新型磷酸盐正极产能释放以及新型补锂添加剂等新产品投产,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维持给予公司目标市值为810亿元,对应目标价46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
▍事项:公司于2022年10月11日晚间发布2022年三季报业绩预告。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预计Q3扣非归母净利润4.8-5.3亿元,环比-4.19%~+5.79%,超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5-18.5亿元,同比+617%~658%,扣非归母净利润17.0-18.0亿元,同比+670%~716%;预计2022年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1-5.6亿元,同比+368%~414%,环比-1.60%~+8.04%,扣非归母净利润4.8-5.3亿元,同比+354%~401%,环比-4.19%~+5.79%,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以及新增产能释放,公司产销两旺,我们预计Q3权益出货量约4.5万吨,对应单吨盈利约1.07-1.18万元/吨(Q2约1.43万元/吨),我们预计公司Q3计提股权激励费用约1.2亿元(假设与Q2一致),若加回则单吨盈利约1.33-1.44万元/吨。考虑到Q3碳酸锂价格较Q2变化不大,在几乎无库存收益影响的前提下,公司单吨盈利仍能保持较高水平,凸显出优异的盈利能力。
▍11万吨锰铁锂产能正式投产,技术创新驱动产业革新发展。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a)2022年9月19日上午,公司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磷酸锰铁锂,LMFP)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在云南曲靖正式投产,该项目于2022年1月启动建设,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是目前全国已建成投产最大单体产能的LMFP正极材料项目;公司利用独家首创的“液相法”优势,运用“涅甲界面改性技术”和“离子超导技术”等核心技术,有效解决LMFP导电性能与倍率性能差的难题,加速了LMFP产业化进程。b)LMFP的主要优势在于:1)相较于传统磷酸铁锂(LFP),本次投产的LMFP能量密度提升15%-20%;2)充放电结构稳定,实现了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平衡;3)从单Wh能量密度的角度看,在下游电池系统的装机成本上,LMFP电池略低于LFP电池,并且大幅低于三元电池,可实现对中镍三元材料的替代;公司规划到2025年底,LFP产能达到34.5万吨/年,LMFP产能达到44万吨/年,补锂剂产能达到2.5万吨/年。我们预计,公司本次投产的LMFP正极材料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大规模应用,公司在新技术上的突破将有效驱动产业的革新和发展。
▍率先布局补锂添加剂,加速拓展新领域。2021年9月29日公司公告与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经开区管委会签订了《年产2.5万吨补锂剂项目投资协议》,公司拟在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2.5万吨补锂剂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35亿元,对应万吨投资额14亿元/万吨。公司在2021年中报中披露,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活性锂的不可逆损失造成了电池容量的降低,补锂添加剂是一款正极补锂材料,可适用于各种体系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大幅改善循环性能,可兼容现有电芯产线,安全性以及成本方面对比其他补锂方式均具有明显优势。我们认为,公司加速布局新型添加剂,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将有望进一步打开下游客户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