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城投违约后,发生的故事-221010

上传日期:2022-10-11 10:55:53 / 研报作者:赵伟2022年水晶球宏观最佳分析师第5名
杨飞马洁莹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城投违约后,发生的故事-221010.pdf
大小:116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城投违约后,发生的故事-221010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城投违约后,发生的故事-221010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城投违约后,发生的故事-221010(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那些城投违约后,发生的故事-221010(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个别城投风险事件有所发酵,背后原因、带来的警示,及后续可能的影响?本文梳理,敬请关注。
  近期城投风险事件成因?土地财政、再融资能力弱化等导致现金流断裂等
  近期,兰州城投违约事件发酵,直接缘于兰州城投、兰州建投到期压力下,账面资金的持续减少。8月底,兰州城投出现技术性违约,导致相关区域城投债利差大幅走阔、个券收益率一度上行超900BP。究其原因,地方债务到期压力下,兰州城投流动性紧张早有苗头、筹资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流动资金的“捉襟见肘”从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也可看出,兰州建投和兰州城投货币资金占1年内到期非流动性负债的比重自2021年一季度持续回落、一度低至不足10%。
  更深层次的是,兰州“隐债”高增下,土地市场低迷等进一步拖累平台政府相关业务收入、现金流和再融资能力等。土地市场低迷,一方面导致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影响平台政府相关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土地价值缩水、流通下降,影响平台现金流和再融资;此外,平台大规模拿地托底地产,也或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压力。具体来看,兰州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在2021年近乎“腰斩”至不足130亿元、2022年前7月仅35亿元;城投债融资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为负
  此次城投风险的启示?土地依赖度高、再融资压力大的省市或面临尾部风险
  融资环境“收紧”、叠加土地市场持续降温,或弱化平台偿债能力,部分违约风险暴露也或加剧再融资压力。地方债务监管收严下,城投债融资弱于以往、前三季度净融资同比下降超3成;部分省市净融资甚至持续为负、尤其桂、蒙、甘、等西部和天津等东部省市。融资环境收严下,地产降温拖累地方财力等或弱化平台偿债压力,其中,甘、青、津等省市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同比降幅在35%以上
  再融资压力加大下,部分偿债压力较大、土地依赖度较高、现金流恶化的区域或面临较高的尾部风险。土地财政恶化,进一步加大地方债务压力,尤其是对土地依赖度较高省市。结合土地依赖度与城投债中低评级到期占比,贵、桂等或更易受土地市场拖累、尾部风险较高;结合2022年上半年城投债融资“借新还旧”比例和净融资同比变化,津、贵、甘等地付息压力较大且筹资能力相对较差。
  违约风险后的故事?多措并举下融资环境改善,但部分省市修复的时间较长
  稳住风险、防止外溢下,政策加强国企债务监管、资产负债率管控等,要求落实属地责任,并配合地方政府推动信贷支持落地、修复区域信用等。城投违约等信用风险事件并非近年首次,违约风险暴露后,相关地区融资出现恶化、甚至产生明显“外溢”效应、2020年底“永煤事件”即为典型。为此,政策加大对融资平台和地方国企等债务风险摸底排查,并引导金融机构理性行为,加快化解信用违约等带来的风险外溢,并推出信贷等政策结构性支持,助力地区信用环境修复。
  多措并举下,受债务风险波及的区域融资环境逐步改善,但部分省市信用修复时间较长、一年之久才回归常态。2020年底个别信用违约影响下,部分省市信用债融资一度明显收缩,拖累信用环境修复的整体表现。前8个月企业债券占新增社融比重也可侧面印证,占比自2020年高点的15%、回落至2022年不足9%。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统计过程中可能的偏误或遗漏。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