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阳光电源-30027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逆变技术平台型龙头,光储业务加速增长-221010

《中信证券-阳光电源-30027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逆变技术平台型龙头,光储业务加速增长-221010(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阳光电源-30027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逆变技术平台型龙头,光储业务加速增长-221010(44页).pdf(4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至30%以上,同时聚焦“光风储电氢”主赛道,构建以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核心的平台和生态圈。借助光储协同优势,在储能市场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卡位大储领域,并快速拓展户储市场,有望推动业绩加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1.90/3.77/5.30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58/29/21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目标价146元(对应2023年39倍PE)及“买入”评级。
▍逆变设备龙头,完善平台化发展。公司聚焦“光风储电氢”主赛道,构建以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核心的平台和生态圈,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截至2022H1,公司在全球已累计实现逆变设备装机量超269GW,全球市场份额约30%。随着市场需求加速放量,以及原材料成本逐步回落,2022H1公司营收达122.81亿元(+49.6% YoY),归母净利润达9.00亿元(+19.0% YoY),业绩迎来加速增长。
▍光伏市场加速增长,储能装机迎来爆发。在碳中和战略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加速,同时光伏储能产品持续降本,叠加支持政策不断加码,我们预计2022/23/2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250/350/520GW以上,带动逆变器需求加速放量。受益于市场竞争格局优化和海外渠道拓展,国内光伏逆变器厂商凭借卓越的性价比和产品快速升级的优势,持续推进海外市场份额替代,盈利能力稳步强化。随着新能源发电蓬勃发展和用电场景多元化,在成本竞争力提升和支持政策驱动下,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及电网领域储能新增装机或达100GW以上,对应储能系统市场空间或达3700亿元,对应2021-2025年CAGR超70%。
▍全球逆变器份额优势提升,产品及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公司长期注重研发投入和低成本创新,持续推动逆变器产品升级,并基于全球化发展战略,持续完善海内外销售渠道和产能布局。2021年,公司逆变器全球出货量达47GW(+34.3%YoY),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增至70GW以上,市场份额升至30%以上。同时,公司快速推动产品和市场结构优化以巩固盈利优势,海外销售占比提至60%以上,在欧美澳等高价值量市场(同类产品毛利率较国内高约15pcts)保持份额领先,并加快户用组串式产品升级和客户拓展,跃升至户用领域头部阵营。
▍国内储能引领者,把握海外市场爆发机遇。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军储能行业的厂商之一,充分发挥电力电子、电化学、电网技术“三电”融合优势,目前已拥有全套储能系统集成能力,连续6年位居中国企业全球市场储能变流器和储能系统出货量第一。公司产品主打海外市场,率先发力源侧和工商业大储,并快速拓展高价值量户储。2021年公司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达3GWh,储能变流器发货量达2.5GW;预计2022年储能系统发货量将进一步增至近8GWh,2023年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其中,随着公司海外渠道拓展和户储需求高速增长,预计2022/2023年户储系统出货量有望分别接近10/50万套。
▍风险因素:上游元器件供应紧缺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风险;海外贸易政策风险;光伏储能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外新冠疫情加剧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渠道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56.0/78.7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1.90/3.77/5.30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58/29/21倍。综合PE估值法及DCF估值法,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146元(对应2023年39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