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经济衰退预期引发油价下跌,“北溪一号”管道爆炸加剧欧洲能源危机-221001

《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经济衰退预期引发油价下跌,“北溪一号”管道爆炸加剧欧洲能源危机-22100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经济衰退预期引发油价下跌,“北溪一号”管道爆炸加剧欧洲能源危机-221001(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石油化工行业投资观点
近期观点:关注成品油相关投资机会,看好油气价格高位下油气油服企业配置机会。本周SW石油石化涨幅为4.62%,领先沪深300指数2.87pct。截至9月29日,WTI原油期货价81.23美元/桶,周环比下跌2.78%。布伦特原油期货价88.49美元/桶,周环比下跌2.23%。
成品油价格持续上行,欧美夏季消费旺季到来。根据wind数据,2022年二季度以来,新加坡FOB柴油/航空煤油/92汽油均价分别为145.79/141.89/134.31美元/桶,同比增长+102.6%/+99.3%/+79.7%,环比增长+27.9%/+28.2%/+22.5%,成品油裂解利润高位。供给端,俄乌冲突影响欧洲成品油供应,美国地区炼厂开工率已经达到94.30%难有提升,中国2022年累计下发成品油出口配额为1750万吨,但相较去年第一批配额下降40.7%,国际炼厂短期或难有新项目投放。需求端,美国迎来夏季出行旺季,东南亚经济建设需求旺盛。成品油或将持续景气延续。
我们认为在中长期维度油价将继续维持高位,未来3-5年能源资源有望处在长景气周期。2015-2021年全球原油上游投资不足,2021年油价回暖并未大幅提振上游资本开支,叠加俄乌冲突扰乱供给,导致当下原油供应紧张。从需求端看,在碳达峰和新旧能源结构转型尚未完全实现的背景下,未来3-5年原油需求还存在上升空间。从供给端看,2022年油价进一步上涨,多家国际石油巨头资本开支计划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叠加环保政策、ESG等对企业经营环境带来的限制,我们认为原油未来产能增速有限。从现有产能看,用于打新井弥补老井产量衰减和应对油田开采成本上涨的资本开支减少,产能衰减+开采成本上涨问题将进一步导致原油供应偏紧。油价维持高位下,建议关注油气龙头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油气公司资本开支趋势预期向上,推动油服行业景气向上,建议关注油服企业中海油服、杰瑞股份、迪威尔等。油价高位下利好气头公司盈利,看好卫星化学。
国内炼化乙烯项目审批收紧,看好成本上涨向下游传导的民营大炼化企业。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将严格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并控制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在2025年于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同时对产能规模与布局进行优化,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针对淘汰低能效产能而提供的产能增量空间,民营炼化龙头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全产业链优势等使其更有能力和概率去进行扩产布局。建议关注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
二、本周重点公司更新
1、迪威尔:9月21日,迪威尔发布公告,公司截至2022年9月20日,股东杨建民先生本次减持数量过半,其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3,743,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2%,本次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9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174.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9466.70万股)的比例为0.90%,购买的最高价为21.52元/股、最低价为15.48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2999.72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2、上海石化:9月24日,上海石化发布公告,独立董事委员会由李远勤女士、唐松先生、陈海峰先生、杨钧先生、高松先生组成。同时,聘任申万宏源融资(香港)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委员会的独立财务顾问。
3、东华能源:9月19日,东华能源公司回购股份注销事宜办理完成。回购股份注销实施完毕后,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数量为0股,占注销实施后总股本的比例为0%。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数量后,公司股份总数为1,576,127,767股。
三、本周重点行业更新
1、石油化工产品更新
原油,截至9月29日,WTI原油期货价81.23美元/桶,周环比下跌2.78%。布伦特原油期货价88.49美元/桶,周环比下跌2.23%。供给端,根据路透的调查,OPEC和美国的产量都达到了自新冠疫情初期以来的最高水平,OPEC最近一个月的产量多于8月日均产量,但10月份OPEC+的原油产量将较9月减产10万桶/天;美国6月份的产量上升到1182万桶/日,两者都处于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需求端,随着市场对欧洲央行和美联储都将实施加息的预期升温,投资者担心燃料需求增长或将受此影响放缓。库存端,美国能源信息署周三表示,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了330万桶,而汽油库存则减少了120万桶。短期看,下周原油市场不确定因素居多,预计下周国际油价将震荡下跌。
PX,根据金联创,截至9月29日,PX价格为8860元/吨,周环比上涨2.7%。供给端,截止至本周四,国内PX市场开工率为77.84%,周内多套装置停车,PX供应继续下滑。需求端,周内PTA市场整体开工环比上涨,下游PTA对原料的需求小幅上涨。成本端,PX周内市场价格震荡走弱,石脑油价格跟随原油市场也有明显的走弱,石脑油-PX价差较上周出现一定放大。短期看,目前PX市场现货端支撑仍存,但随着后续PTA装置减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PX行业加工费继续走强空间有限,预计下周PX市场价格在现货市场支撑下小幅走强。
PTA,根据金联创,截至9月29日,PTA价格为6125元/吨,周环比下跌6.3%。供给端,截止至本周四,PTA市场开工率为68.39%,多套装置降负或停车。需求端,近期限电影响有所缓解,聚酯开工率有小幅提升,但提升幅度有限,对原料的需求虽有提升,但依旧以刚需采买为主。短期看,目前PTA市场重心上行,供需端利好趋势可维持,预计下周PTA市场整体走势上行。
涤纶长丝,根据隆众化工,截至9月29日,POY150D/FDY150D/DTY150D价格分别为7950元/吨、8450元/吨、9100元/吨,周环比不变。供给端,本周涤纶长丝企业开工率约为77.22%,多套装置重启。需求端,截至9月29日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机率为62.46%,环比上周下降0.40%。临近国庆,需求较月初呈现下降趋势,国庆期间放假企业增多,预计下周仍有下行空间。短期看,周内原油先跌后涨,而终端需求表现不佳,下游及终端企业补货心态较为谨慎,多刚需采购。周内工厂虽有促销,但整体促销效果弱于预期。而国庆节前最后一周,企业出货意愿较强,在此影响下,周内涤纶长丝工厂多次下调报价,市场重心逐步下滑。
涤纶短纤,根据隆众化工,截至9月29日,涤纶短纤周平均价格为7725元/吨,环比下跌0.2%。供给端,涤纶短纤工厂平均产销率在76.37%,环比提升28.93%。据了解,周内短纤周度产销数据明显提升的直接原因为原油强劲反弹及部分下游在十一节前有一定备货需求。本周涤纶短纤行业开工在66.10%,较上周上升0.16%。整体产量及开工小幅上涨。需求端,国庆节前下游备货力度有限,行情暂无透支线下;但少数中小企业存在放假意愿,需求支撑总体一般,主流纱厂库存仍高达一个月附近。短期看,节后趋势来看,供需支撑不佳,节后短纤及下游纱厂均有累库风险;而成本来看,伴随供应的小幅增加,TA现货紧张局面逐步缓解,绝对价格存在一定下滑风险;成本及供需均缺乏支撑,短纤市场缺乏向上动力,市场或延续偏弱走势。
乙二醇,根据金联创,截至9月29日,本周乙二醇价格4190元/吨,周环比下跌2.8%。供给端,本周乙二醇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45.42%,其中乙烯制开工负荷约为57.46%,合成气制开工负荷约为25.28%。需求端,目前聚酯开工率为83.27%,终端织造开工负荷为45.78%,开工负荷小幅提升。随着华东地区限电因素的缓解,终端织造及聚酯行业开工负荷有所恢复,但在宏观经济影响下,终端订单情况未见明显好转,聚酯市场的整体产销仍处弱势。短期看,预计下周国内乙二醇市场价格将震荡小涨。
2、天然气、煤炭产品更新
天然气,根据英为财经,截至9月29日,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为低于1850美元/千立方米,跌超10%。供给端,随着欧洲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天然气储备目标,市场担忧情绪短暂缓解,但随着“北溪一号”管道爆炸重归紧张。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近日公布的数据,目前欧洲储气量达到911.47太瓦时,天然气储气率已经达到81.9%。此前,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在11月1日前将天然气储气量填充至总容量的80%。需求端,在冬季临近的情况下,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短期看,由于“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管道的爆炸,市场情绪较为恐慌,预计下周仍将上涨。
动力煤,本周国内动力煤价格为850元/吨,与上周持平。根据卓创资讯&百川盈孚,供给端,本周“二十大”的筹开、疫情和暴雨天气对产地生产和运输影响持续。库存端,本周库存继续下降,受产地疫情影响大秦线发运受限,煤炭货源集港量下滑,市场煤资源紧张,目前港口存煤结构仍以长协煤为主。需求端,电力用煤:近期气温下滑,下游电厂负荷回归正常,市场对高价煤接收程度不高,电力企业紧守限价。非电力用煤:北方冬储煤采购持续释放,叠加化工等需求增加,对煤价形成支撑。进口端,前期进口煤下滑,随着国内煤价上涨使得进口煤价格优势大幅提升。本周印尼煤价格偏强上行,欧洲三港煤价保持高位。短期看,当前疫情、降雨、安全生产事故影响正在逐步消除,保供政策下煤炭产销有望重回高位;中间环节总库存仍高于去年同期,华南部分港口因高温天气影响,存煤低位;9月高温退却,居民用电需求减弱,非电终端水泥化工行业不景气,利润有限,市场整体上对高价煤接受程度降低。预计产区价格短期高位调整,港口现货维持震荡运行。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竞争加剧、价格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