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关于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的点评:税收递延+领取期低税率有望撬动规模,账户制全面落地可期-220928

《西部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关于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的点评:税收递延+领取期低税率有望撬动规模,账户制全面落地可期-2209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关于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的点评:税收递延+领取期低税率有望撬动规模,账户制全面落地可期-22092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9月26日,国常会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稅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稅,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政策实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养老第三支柱建设迈出关键一步。2021年以来,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步入加速期,本次推出的税优政策是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进一步落地,预计覆盖个人养老金账户制下可投资的4类产品,即养老公募基金产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养老理财产品、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采取税收递延模式(EET)+降低领取期税率,预计有望提升居民参与意愿。此前推出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领取期按照25%部分予以免税+75%部分按照10%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即领取期平均税率为7.5%),个人养老金在此基础上将领取期税率调降4.5pct至3%(即个人所得税最低税率水平),进一步让利于民,有助于提升居民主动参与个人养老金的意愿。
初步测算税优政策有望为账户持有人带来收益增量现值0.5-11.0万元。假设账户持有人自30岁起,按照每年免税上限12000元缴纳至60岁,在投资收益率为5%的情况下,我们测算累计期税收递延带来的资产增量达2.4-35.9万元(交费期期末终值,对应不同税率水平);假设账户持有人领取至75岁,折现率为20年国债收益率2002年以来均值(3.94%),本金按照领取期间每年等额领取交税,测算税收递延带来的收益增量现值达0.5-11.0万元。
参考美国IRAs的发展历程,税优政策有望推动养老第三支柱快速发展。1974年颁布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提出建立IRAs,并采用税收递延优惠模式,每年最高缴纳金额为Min{$1500,收入的15%},1982年《经济复兴税法》将IRAs年度免税额度提升至Min{$2000,收入*100%},1974-1985年IRAs资产规模实现腾飞,从一开始的约10亿美元增长至约2410亿美元,CAGR达65%;占养老资产总规模的比重从0.3%升至10.4%,增幅达10.1pct。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短期来看税优力度是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税延模式符合预期,领取期3%的税率优于预期,有望进一步提升潜在目标人群的主动参与意愿;同时,近期多家银行、基金参与个人养老金系统测试,预计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全面落地可期,金融行业有望全面受益。推荐“含基量”较高的财富管理类券商东方财富、广发证券,建议关注寿险龙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利率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经营及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