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债券分析:信贷仍有发力空间-180713

《华创证券-债券分析:信贷仍有发力空间-18071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债券分析:信贷仍有发力空间-180713(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内容:
今年以来,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为了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加大,央行采取了三次定向降准,均意在刺激信贷投放,尤其是小微贷款投放。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银行存量信贷资产的质量存在下降风险,从银行的角度而言是否仍有增加贷款投放,尤其是风险相对较大的小微贷款投放的能力和意愿?
首先,从信贷资产质量的角度看,商业银行不良率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压力可控。从2017年商业银行披露的不良贷款率数据来看,披露了不良贷款率的149家银行中,与2016年相比,不良率上升的有68家,占比达到46%,不良率不变或下降的有81家。在不良率上升的银行中,增幅较大的主要集中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最大增幅达到6.4%,但增幅超过0.5%的仅有12家银行,其余56家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增幅都在0.5%以内。由于MPA考核中,对于不良贷款的监管要求是不良率不高于全省同类银行2%以上,因此除个别银行外,银行不良率压力并不大。不良率上升的压力主要集中于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占信贷投放绝大部分的国有行和股份行不良率上升压力并不大。
其次,从监管指标而言,商业银行信贷扩张面临的约束在缓和。众所周知,目前央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监管主要集中于MPA考核,除了上文提到的两个资产质量指标外,资本充足率、广义信贷增速、信贷政策执行等都是与信贷相关的重要监管指标。具体来看:
广义信贷增速指标压力已显著缓和。今年以来,各类商业银行老口径广义信贷增速都已经跌至10%区间,考虑到上半年表外理财负增长几乎已成定局,新口径广义信贷增速大概率已跌破10%。
资本充足率考核压力也已大幅缓解。根据前文的分析,由于目前各类商业银行的新口径广义信贷增速基本都已跌破10%,因此相对应的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的取值底线基本在10-12%的区间。
信贷政策执行考核将倒逼银行增加小微贷款投放。从今年的货币政策导向来看,增加信贷投放,尤其是小微贷款投放无疑是今年货币政策的焦点,信贷政策执行的考核也必然会更多向小微贷款投放倾斜。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信贷政策执行的考核无疑会倒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码贷款,尤其是小微贷款投放。
最后,从各类资产的性价比横向比较而言,贷款的性价比也在不断提高。今年以来受货币政策边际缓和、资金面持续宽松、贸易战导致经济悲观预期强化、监管预期有所放缓等因素提振,利率债收益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但由于银行负债端持续收紧,信贷利率有所反弹。在这样的背景下,贷款的性价比无疑是有所提高的。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无论从银行资产质量,监管指标,资产性价比等多个角度来考虑,商业银行仍有增加贷款投放,尤其是小微贷款投放的能力和意愿。随着资管新规的执行对非标和表外的限制,未来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需要更多的依赖信贷来满足,未来信贷仍有加码的必要,6月信贷数据的超预期也证明信贷确实仍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信贷的持续高增长也意味着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并不弱,在贸易战的负面影响尚不明朗之际,对经济基本面亦不必过度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