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国铁建-601186-深度研究:强进取心,高性价比-180722

《中泰证券-中国铁建-601186-深度研究:强进取心,高性价比-180722(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国铁建-601186-深度研究:强进取心,高性价比-180722(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综合型建筑巨头:公司系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国资委旗下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公司业务涵盖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流与物资贸易等诸多领域,具有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维护、运营和投融资等完善的行业产业链
订单储备历史最好,结构稳定性高:中国铁建 2017 年新签订单规模高达 1.51万亿,2016-2017 年复合增速 26.1%,截至 2017 年末,公司在手未完成订单2.4 万亿,订单保障倍数创历史新高,为 3.52 倍,订单储备历史最好。工程板块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横跨房建、基建、国际工程,已经形成集铁路、公路、城轨、房建、市政、水利水电、机场码头等诸多领域于一体的多元化布局。公司订单结构已经摆脱了铁路独大的局面,各细分领域的此消彼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订单增长的稳定性
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工程施工与勘察设计业务逐渐进入订单结转高峰,收入将持续提升;房地产业务方面,公司 2016-2017 年销售复合增速 36.7%,2018 年上半年销售延续高速增长,2017 年公司地产业务计提14.9 亿的资产减值,夯实资产质量,未来两年利润有望快速提升;物流与物资贸易业务经历了 2014 年钢贸事件冲击后,2017 年进入恢复性复苏周期,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工程物资物流企业有望达到甚至超越巅峰水平;工业制造业务最近两年订单复合增速高达 31.4%,但受制于产能限制,收入增长乏力,公司目前已经积极进行扩产,工业制造业收入有望进入上升周期;得益于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勘察设计、房地产、工业制造、金融等高毛利业务,另一方面公司对传统工程施工业务结构也进行调整,高毛利的公路、城轨、房建收入占比不断提高,毛利率较低的铁路工程占比持续下降
管理改革深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最近三年公司在积极扩张业务的同时,不断深化管理:首先优化管理构架,缩短管理链条。公司在 2015 年完成四级法人的整合撤并,截至 2017 年累计压缩法人单位 192 个;其次,加大资源整合。2015 年成立 6 家专业化子公司,2016 年重组中铁建华北和中铁建重庆公司,构建投融资平台体系,2017 年组建包括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在内的 6 大公司;最后公司持续整治亏损企业、亏损项目,推进项目标准化管理。管理改革深化,公司运营效率不断提升,2017 公司管理费用率降至 3.83%,在建筑央企中仅高于中国建筑
降杠杆决心大,业绩释放动力强: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到 2020 年需要将资产负债率降至 75%以下,2017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78.3%。公司 2016-2017 年承接较大规模的 PPP 等投融资项目,开工率约在 70%左右,财金 23 号文发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有的 PPP 出表模式,部分 PPP 的并表对资产负债率表产生一定冲击;降杠杆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从公司目前的思路来看,一方面积极通过权益性融资,上半年公司发行永续债 70 亿,积极筹备子公司铁建重工 H 股上市。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施工进度,压缩周期,降低资金占用,通过利润的释放做大净资产。另外公司在承接 PPP 项目时,优先选择高回报率、可出表项目,提升投融资项目的质量。
预计公司未来两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11.5%、12.6%,归母净利润增速为 22.9%、19.7%,EPS 分别为 1.45、1.74,对应 PE 为 5.9 倍、5 倍。公司业绩高弹性、高确定性、低估值,性价比高,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下滑风险、地方债务风险、订单失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