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证券-宏观点评: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中观好于宏观-180727

《华鑫证券-宏观点评: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中观好于宏观-1807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鑫证券-宏观点评: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中观好于宏观-1807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18 年 1-6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2.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利润总额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7.2%。
点评:
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表现依旧强劲: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低开高走的趋势,累积增速已连升三月。 6 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6582.9 亿元,同比增长 20%,增速较上月放缓 1.1个百分点,好于去年同期 0.9 个百分点,表现依旧十分强劲。从有数据以来的 64 个月中,增速高于 20%的仅有 10 个月,且有 6 次出现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显示工业企业的效益确实表现强劲。在去年保持较高利润增速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仍能维持 10%以上的增长殊为不易。
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改善已成趋势:上半年分企业类型的利润数据已充分反映,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国有大型企业成为发展最为良好的那一拨。1-6 月国有工业企业营业收入 13.63 万亿元,占所有工业企业收入的 26.18%,实现利润 1.02 万亿元,占总体的 30.24%,利润增速为 31.5%。与之相对应的是私营企业,1-6 月营业收入 16.88万亿元,占比 32.42%,利润总额 0.89 万亿元,占比 26.24%,利润增速为 10%。从数据上看,国有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明显好于私营企业,不论是主营业务收入或是利润增速均表现强于总体水平。因而,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政策及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有望维持强者恒强的态势。
宏观与中观产生偏差: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宏观数据大多表现为逐月下降的态势,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作为 GDP 三驾马车的投资、消费与进出口表现均不及年初预期。而与此同时,工业企业经营效益为代表的部分中观经济指标表现却比较良好。我们认为,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的转变与优化。工业企业利润的回升与供给侧改革及扶持制造业政策息息相关,在“中国制造 2025”的纲领下,制造业升级无疑将为工业企业效益提升打下基础。因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宏观与中观的差距或许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动能正在重新形成。
风险提示:大宗商品价格超预期上涨;国企改革成效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联储加息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