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期货-农产品日报-180727

《南华期货-农产品日报-180727(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华期货-农产品日报-180727(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宏观消息及解读
楼市: 哪是葫芦哪是瓢?
光大张文朗团队认为,经济活跃的2.7线城市需求好、调控松,开发投资或最强;三线需求稍弱,调控不严,居其次;2.5线城市调控趋严,投资或走弱;二线尽管土地增供但难解限价忧虑,一线城市楼市最低迷。
一线:监管最严,最低迷
一线示范效应最强,因而监管政策最严,北京五限俱全,其他三市亦屡屡刷新最严监管,楼市也最为低迷。拿地谨慎,与房企在2.5、2.7和三线的拿地热情高涨形成鲜明对比,一线限价房、共有产权房、租赁房等性质供地比重大,对融资成本已然高企的开发商来盈利不确定性大增,房企观望情绪加大。
二线:"万人摇号",但限价抑房价,房荒限成交
二线土地供应不弱,但商品房有效供给不足。拿地不弱,二线土地溢价率回归理性,但供应与成交量依然火热。溢价率从16-17年的50%回归到今年前6 个月的17%,但土地供应与成交量同比分别为17%和20%。
2.5线和2.7线:多个因素致楼市火爆
卫星城(2.5线)和都市圈(2.7线)本身就是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及成渝五大城市群面积占全国11%,2017年GDP占全国55%。
三线:分化最剧烈
受调控不严、二线火热外溢、以及棚改影响,三线各项指标好于一二线,但弱于2.5和2.7线,且内部分化较大。在人口大量流出,经济趋弱的三四线房价有明显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二线楼市的外溢效应以及棚改货币化安置。部分去库存目标仍未完成的三四线地区,棚改货币化仍有深化可能,如安徽芜湖货币化安置今年或达100%。
1-6月三线拿地增速在26%,大理、洛阳、岳阳等人口较多、有外溢效应或有特色的城市拿地增速在3-4倍,受朝鲜和谈提振,丹东拿地大增10倍,但内蒙、宁夏、青海、甘肃、安徽等中西部省份的三线城市普遍土地市场成交清淡。
三线销售有所放缓,但价格同比稳中有升。出清周期处于低位,但仍好于2.5和2.7线。开发投资有所反弹,前4月同比在17%。(图27-28)
总体而言,楼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金融周期见顶转向,楼市大周期一去难返。调控由"一刀切"模式而进入"因城施策"阶段,楼市亦由"同步时代"进入"异步时代"。短期来看,各地楼市有所差异,但看远一点,人口结构变化叠加监管和长效机制的影响,楼价或有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