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雄安新区专题报告(二):雄安与北上广深远景对比-180725

《东兴证券-雄安新区专题报告(二):雄安与北上广深远景对比-180725(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雄安新区专题报告(二):雄安与北上广深远景对比-180725(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摘要:
整体来看,雄安新区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差异较大,在总量指标上没有可比性,更多看单位指标和强度指标。
雄安与北上广深的定位
. 长三角一超多强,上海集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文化6种中心职能;广州承担了5 种中心职能;京津冀未来中心职能较分散,金融(天津和雄安),科技(北京和雄安)、交往或者开放(北京、天津和雄安)。
创新能力比较
. 从未来规划指标上看,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比,雄安创新也处于前列。但创新需要大学等研究机构作为载体。根据社科院调查,经济学家认为在京著名高校整体校区迁往雄安新区的可能性并不大,若采取设立分校和研究院模式(对比深圳),似难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绿色生态指标比较
. 雄安新区的建设标准非常高。雄安远景开发程度控制在30%,目前上海和深圳在50%左右,北京、广州在20%左右。森林覆盖率雄安在2030年将达到4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人均城市公园面积远超一线城市。
幸福宜居指标比较
. 从宜居程度来看,人口密度是重要衡量指标。雄安的人口密度设置小于1万人/平方公里,而北京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9 万人/平方公里,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也在2 万人以上,深圳福田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2.5 万人。
. 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短缺影响城市的长远竞争力。以医疗资源为例,根据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北京与雄安持平,但若在京医疗资源不向雄安新区转移,雄安从零开始,达到北京相当水平任重而道远。
风险提示:雄安建设周期较长,不确定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