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稀有金属行业:嘉能可KCC,一个历史上从未完全达产过的项目-180729

《天风证券-稀有金属行业:嘉能可KCC,一个历史上从未完全达产过的项目-180729(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稀有金属行业:嘉能可KCC,一个历史上从未完全达产过的项目-180729(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嘉能可 KCC:一个命途多舛的项目。加丹加矿业公司(简称 KAT)是嘉能可旗下钴业务上市公司,由 KCC 和 DCP 两家公司合并而成,拥有 Kamoto、KOV 两座矿群, Kamoto 选矿厂以及 Luilu 冶炼厂。铜储量 435.02 万吨,品味 3.15%;钴储量 70.43 万吨,品味 0.51%,铜钴比为6:1。最早由刚果金国家矿业公司运营,后因经营不善而荒废。2005 年嘉能可获得其 75%股权后,对其老产线进行技改并与 2007 年陆续投产。2015 年 9 月,因经营不善停产技改并于 2017年 12 月复产。2018-2020 年铜钴产量目标分别为铜 15/30/30 万吨、钴 1.1/3.4/3.2 万吨。
投产 8 年,从未达产—开工率不足,回收率极低。KAT 在 2008-2015 年运营期间,从未完全达产过。在项目初期,实际投产就滞后于原计划一个季度以上,且投产前三年铜钴产量仅为年初生产目标的 76%和 50%。且 2012 年,公司就曾抛出 3 万吨钴扩产计划,但最终钴产线并未投产。运营 8 年间,累计生产铜 62.66 万金吨(含精矿)、钴 2.17 万金吨,平均年产铜 7.33 万吨、钴 2400 吨。较项目初期设计平均年产铜 10.9 万吨、钴 5680 吨而言,实际生产情况严重低于预期。从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运营情况来看,公司矿山开采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而实际铜钴产量偏低,主要原因在于选、冶环节,选矿厂开工不足,采选率低为81.44%;而冶炼厂铜收率为 44.15%仅为设计值的一半,而钴收率为 10%,仅为设计值的1/6。通过与嘉能可在刚果金的主力矿山 Mutanda 对比,我们发现:使用硫化矿、工艺复杂且设备老旧可能是造成 KCC 收率低的原因。
此次复产大概率低于预期。2017Q4、2018Q1 季度铜产量分别为 2196 吨和 2.77 万吨;钴产线 2018 年 Q1 季度投产,产量 525 吨。
--从矿石开采量来看,2018 年 Q1 季度矿石开采量为 83.65 万吨,相对于之前每季度 200万吨的开采量而言仍未恢复到之前水平。同时一季度开采 Mashamba East 和 KOV 露天矿,地下矿仍未复产,露天矿氧化矿占比相对更高,更易处理。从矿石品味来看,铜品味较复产前低 0.50bp、钴品味高 0.06bp。
--从选矿厂矿石处理量来看,2018 年 Q1 季度因 KAT 使用了大量的存货及尾矿,矿石处理量已经基本恢复到复产前水平,达到 162.47 万吨(包括原有工艺和 WOL 工艺),若达到 1200万吨年处理能力,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其中原有工艺矿石研磨量 74.6 万吨(以矿石开采品味估算含铜 2.48 万吨、含钴 3730 吨),精矿生产 6.05 万吨(以精矿品味估算含铜 9916吨、含钴 575 吨),铜钴收率分别为铜 39.98%、钴 15.42%。因此原有工艺收率低的问题仍没有解决。
--从冶炼产量来看,2017Q4、2018Q1 季度铜产量分别为 2196 吨和 2.77 万吨,相对其精矿含铜量 0.78 万吨和 4.73 万吨而言,回收率分别为 28.22%和 58.56%,在 2018Q1 季度基本恢复到复产前水平;而从钴产量来看,因钴产线于 2018 年 3 月投产,钴产量为 525吨,相对其精矿含钴量 5327 吨而言,回收率为 9.86%。其中 WOL 工艺精矿中含铜 3.31万吨、钴 4506 吨;原有工艺精矿含铜 1.42 万吨、钴 821 吨。假设生产的铜钴全部是 WOL工艺所得,在极端假设下,铜收率为 83.63%,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而钴收率为 11.65%,即使考虑钴产线 3 月投产,将收率季度化也仅为 34.96%,相对其设计的 65%的收率而言,相差甚远。
投资建议:嘉能可 KCC 项目作为 2018 年全球最大的钴供应增量,目前项目回收率极低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若仅以扩产来达到目标产量,从以往的扩产情况来看,产量低于预期将是大概率事件。则全球钴矿供给将进一步收紧,随着三季度企业补库存的来临,供需缺口将继续扩大,推动钴价上涨。价格上涨周期中,继续推荐华友钴业、盛屯矿业、寒锐钴业和洛阳钼业。
风险提示:KCC 回收率大幅提高,采选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