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基金专题报告:养老目标基金介绍~投资者教育篇-180727

《上海证券-基金专题报告:养老目标基金介绍~投资者教育篇-180727(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基金专题报告:养老目标基金介绍~投资者教育篇-180727(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
. 投资者该如何看待即将推出的养老目标基金?如何在该类基金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为此,我们准备了养老目标基金的介绍,希望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该类产品,进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 综合来看,信托系产品门槛高,不适合大众参与。凭着在投资范围和资产配置上的优势,保险资管在养老理财产品市场中能获取一席之地。但由于保险机构在财富管理方面发展的较晚,其主动管理能力仍有待加强。银行在销售渠道端占有绝对的优势,适合为大众提供养老理财服务。但银行在产品管理上较多依赖于委外,把投管外包给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而基金公司面向广大群众,已发展为成熟的资产投资管理人,其在养老理财市场中的地位不可撼动。
. 指引规定,养老目标基金应采用基金中基金(FOF)形式或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运作。投资策略主要包括目标日期及目标风险策略。养老目标基金封闭期或投资人最短持有期限应不短于1 年。封闭期不短于1年、3 年或5 年的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等品种的比例合计不超过30%、60%、80%。因此,养老目标基金已被定义为下行风险可控的长期投资工具。
. 根据投资标的,养老目标基金可分为主动型FOF 基金和被动型FOF基金。主动型产品主要投资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被动型产品主要投资于ETF 等指数型基金。养老目标基金根据管理方式可分为内部FOF 基金和外部FOF 基金。内部基金仅投FOF 管理人自身旗下的基金,而外部基金可在全市场中选择目标基金。
. 对于监管单位,我们认为根据试点实施具体情况,监管层可考虑逐渐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增强大众开展第三支柱配置的意愿。对于基金管理人,我们认为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收益逐步超越运作费用时,可考虑相应地降低管理费。对于投资者,我们呼吁养老目标基金不适合多做择时操作,不应太过注重于短期业绩波动。另外,养老目标基金为高度分散化投资工具。投资者不应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收益预期
自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下称"指引")以来,公募基金公司纷纷积极申报产品。随着审核节奏加速,乐观预计首批基金将于7月下旬获批。根据指引,养老目标基金是指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的公募基金。
今年4月份,财政部、税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试点的通知》作为配套优惠政策。该通知显示,养老目标公募基金将于2019年4月对接个人账务。届时,试点范围内个人购买养老目标基金等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金额可用于降低纳税总额,且持有期间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领取时亦享受优惠税收条款。
面对这些即将推出的养老目标基金,投资者该如何看待?如何在该类基金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为此,我们准备了养老目标基金的介绍,希望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该类产品,进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