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市场资金面周观察:近期产业资本增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180730.pdf
大小:121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市场资金面周观察:近期产业资本增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180730

中泰证券-市场资金面周观察:近期产业资本增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180730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市场资金面周观察:近期产业资本增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180730(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市场资金面周观察:近期产业资本增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180730(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话题:近期产业资本增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一、7  月增持与减持次数的比值持续上升,但是金额仍维持净减持  
        虽然  7  月上市公司增持次数/减持次数的比值持续上升,但是整体金额维持净减持的趋势。我们用增持次数/减持次数的比值来刻画产业资本的增持意愿,截至  7  月  27  日,7  月重要股东增持次数/减持次数达到  1.6,达到近一年来的次高点,较  2018  年  6  月上升  0.1。高管增持次数/减持次数达到  2.1,同样达到近一年来的次高点,与  2018  年  6  月持平。尽管如此,在金额方面,整体仍然维持  2018  年  3  月以来净减持的态势。7  月重要股东净减持  49.5  亿(6  月净减持  86.6  亿),高管净减持  29.3  亿(6  月净减持9  亿)。
        剔除被动式增持,7  月增持次数与减持次数比值较  6  月出现回落,却仍然大于  1,表明产业资本的热度并未消退。我们将被动式增持定义为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面临爆仓,6  月以来发布补充质押公告,并且在  7  月发生增持的行为。截至  7  月  27  日,7  月有  317  家上市公司发生增持,其中,被动式增持的比例达到  16%;从增持的次数来看,7  月有超过  18%的增持行为属于企业自救。剔除这些被动式增持,7  月重要股东增持次数与减持次数比值为  1.3,较剔除前减少  0.3,较  6  月下滑  0.2。与此同时,7  月份发生增持的上市公司,有超过  3%在  6  月以来同时发布了股票回购与补充质押的公告,因此,投资者对这类上市公司的增持要尤其谨慎。  此外,我们还计算了同时剔除被动式增持与被动式减持后的比值与差额等情况,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二、冷静对待“兜底式”增持的诚意  
        7  月华瑞股份、中来股份等发生了“兜底式”增持。7  月  13  日,华瑞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凡于  2018  年  6  月  21  日至  7  月  11  日期间净买入的华瑞股份股票,且连续持有  12  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若因在前述时间期间增持华瑞股份股票并在特定期间内减持造成的损失,孙瑞良先生将以个人资金予以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类似的,7  月25  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凡于  2018  年  7  月  3  日至  2018  年  7  月  20日期间净买入的中来股份股票,且连续持有  12  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在补偿计算时点收盘价低于员工仍有效持有的本次增持股票的净买入股票均价的损失,林建伟先生将以个人资金予以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2018  年发生过“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以下跌为主。从历史上发生过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来看,一方面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未必会将承诺兑现,另一方面,即使兜底期结束,公司股价也未必能逃脱下降的命运,我们整理了  2018  年发生过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大部分“兜底式”增持的股价表现并不佳,这也就意味着后期控制人承诺兑现的压力上升。
        之所以出现股价表现不佳的现象,不仅因为许多“兜底式”增持的公司本身综合实力一般,再加上近期公布的业绩增速回落,股权质押的压力上升,都使得“兜底式”增持的诚意需要打折扣。以  7  月发生“兜底式”增持的中来股份、华瑞股份为例,都是市值小于  50  亿的小型公司,中报业绩增速较去年同期都有所回落,今年以来跌幅均超过  35%,中来股份近期还发布了补充质押的公告,公司整体的压力不言而喻。
        最后,我们从不同角度整理了一下近期的增减持情况,供参考。    
        本周资金面情况跟踪(0721-0727)  
        股票市场:本周股票市场资金面的四个重要变化:
        (1)    本周仅有一家  IPO  通过核发批文。虽然今年以来  IPO  申报放缓,审核趋严是大的趋势,但是六月底以来每周核发批文的数量进一步减缓,截至  7  月  27  日,7  月核发批文数量  5  家(6  月通过  9家),本周通过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家申请。
        (2)    本周北上资金持续大幅净流入。截至  7  月  27  日,2018  年北上资金净流入  1832.2  亿元(2017  年全年  1997  亿),本周北上资金净流入  70.6  亿。
        (3)    本周产业资本小幅净减持。本周产业资本净减持  3.4  亿,其中,高管净减持  6.4  亿,公司净增持  3.7  亿,个人净减持  0.7  亿;4周平滑后本周增持次数/减持次数达到  1.6。分行业看,本周净增持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非银金融(9.4  亿)、电子(4.8  亿)、家用电气(2.1  亿),净增持最多的三个公司分别是鸿特科技、合力泰、东旭光电;净减持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房地产(-10.2  亿)、计算机(-4.2  亿)、医药生物(-3.5  亿),净减持最多的三个公司分别是万科  A、老百姓、爱尔眼科。
        银行间市场:本周央行大额续作  MLF,叠加上周资金的连续净投放,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本周资金面整体仍较宽松。截至  7  月27  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  7  天收于  2.80%,较上周上升  15bp,6  月  7  天回购利率均值  3.34%,较  5  月偏紧。非银方面,虽然本周非银融资小幅上升,DR007  与  R007  价差走阔约  15BP,但是非银整体仍较宽松。截至  7  月  27  日,SHIBOR(3  个月)为  3.30%,较上周下行  23bp,6  月平均价格  4.31%,较  5  月上行  20BP。
        债券市场:  国内方面,一级市场,利率债方面,本周利率债发行  1930亿。其中,地方政府债发行  1209  亿、国债发行  100  亿、政金债发行  620亿。同业存单方面,本周存单实际发行  2599  亿,本周平均发行利率回落至  3.55%。二级市场,短端收益率持续回落,长端收益率有所回升,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截至  7  月  27  日,1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  2.90%,较上周下降  15bp,  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收于  3.52%,较上周上行  1bp,期限利差走阔至  62bp。海外方面,本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截至  7  月27  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  6.79,5  月平均  6.38,4  月平均  6.30;美元指数小幅回升。截至  7  月  27  日,美元指数小幅上涨至  94.7,6  月平均94.4,5  月平均  94;美债方面,本周长短端收益率小幅回升。截至  7  月27日,美国10年期美债收益率2.96%,较上周上升7bp,5月平均2.34%,4  月平均  2.87%;  1  年期美债收益率  2.43%,5  月平均  2.17%,4  月平均  2.15%;截至  7  月  27  日,利差走阔至  53bp。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监管超预期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