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亿纬锂能-300014-供货戴姆勒,打开锂电业务新篇章-180803
《中泰证券-亿纬锂能-300014-供货戴姆勒,打开锂电业务新篇章-18080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亿纬锂能-300014-供货戴姆勒,打开锂电业务新篇章-180803(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2018.8.2,公司公告与戴姆勒签订《供货合同》,在本合同签署生效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向戴姆勒提供零部件的供应。
供货戴姆勒,开启动力锂电新篇章。公司此次成为戴姆勒的供应商,意义重大:1)成为国内除了CATL之外,第二家突破进入海外一流整车厂供应链的企业。说明了公司电池技术、电池性能、制造水平、公司管理体系已符合海外高端乘用车企的要求,证明了其电池的综合性能受到海外一流车企认可;2)显著提高公司产品影响力:当前乘用车企,纷纷寻找B角供应商,这对其开拓国内外其他一流的乘用车企业具有标杆效应。据盖世汽车网,奔驰戴姆勒2017年乘用车销量33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2.98万辆,其计划在中国投资50亿元用于电动车发展,2022年奔驰品牌旗下车型全部电动化。未来动力电池出货量提升可期。
深耕消费锂电,动力业务市场开拓显成效,出货高增。公司深耕消费锂电领域,董事长拥有30多年电池研发及制造经验,其锂原电池全球领先。借助消费锂电的技术、生产及资本积淀及积累,大力发展动力锂电,并瞄准高端制造,在产线设计上,采用日韩进口设备,自动化率高,圆柱/软包电池分别对标松下和SKI的产线标准设计,保障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国内商用车客户包括有南京金龙、宇通等,乘用车包括东风、众泰、吉利等,目前公司已拥有动力电池产能9GWh(包括方形铁锂2.5GWh、三元圆柱3.5Gwh、三元方形1.5Gwh和三元软包1.5GWh),动力软包主要瞄准高端乘用车客户,已开拓戴姆勒,未来仍将持续开拓国内外一流整车企业。据真锂研究,2018上半年电动汽车市场实现总装机15.58GWh,亿纬锂能装机量0.55GWh,市占率3.53%,相比2017全年装机量0.63GWh、市占率1.89%继续提升,动力电池业务保持高增。
与SKI合作软包电池,提升动力软包竞争力:软包电池在实现高能量密度上具有优势,据EVtank,软包动力电池占比较约13%(2018年1-4月),我们认为未来软包动力电池的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前景广阔。公司深耕消费锂电,2009年已拥有软包聚合物锂电池产线。公司通过与SK深入合作(SK于2005年开展动力电池业务,是现代企亚和戴姆勒核心供应商),吸收其在软包电池上技术。在软包电池产能上,2018.4公司1.5GW 动力软包电池投产,该产线按照SKI技术标准建造,设备全部进口,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设计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40Wh/kg以上。2018.7.5,公司公告向BDE(韩国SKI中国控股公司)申请不超过5亿元借款(年利率2%),同时,公司向子公司亿纬集能增资至5.18亿元,其中亿纬集能聘任韩国国籍YOON YEA SUN/KIM JIN YOUNG/CHANG YOUNG IK/SEO YOUNG KI,分别任职董事/董事/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岗位,该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软包电池研发、生产经验,有助于公司吸收软包电池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半年报业绩高增长。2018年上半年,公司业绩高增长,实现营收18.84亿元,同比+40.15%,扣非归母净利润1.48亿元,下滑10.81%;扣除上年同期转让麦克韦尔控制权处置收益(18H1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2.2倍,公司持股38.5%,按权益法计入投资收益0.76亿元),同比增长44.23%。二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扣非净利润12.00/0.77亿元,分别同比+54.98/-52.71,环比Q1 +75.34/+8.65%。分业务看,1)消费电池收入端保持较好增长,其中锂原电池收入6.14亿,同比+37.28%;锂离子电池营收12.69亿,同比增长2.2倍。2)锂离子电池营收12.69亿,同比增长2.2倍,其中消费锂电池,17年通过收购金能扩大产能规模,形成协同效应,在可穿戴及电子雾化器细分市场市占率提升;动力电池装机量高增长,带来收入持续提升。但锂离子电池毛利率下滑至18.78%,同比减少4.05个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原因。三项费用上看,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0.72/2.2/0.41亿元,分别同比+29.87%/101.49%/95.34%,费用率同比变动0.06 /-0.01 /0.64个pct。其中管理费用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大力投入研发,总投入2.59亿研发费用。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消费锂电业务,开拓动力锂电领域,此次进入戴姆勒供应链体系,获得国际一流车企认可,有助于持续拓展国内外优质整车厂商,助力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62/6.31/7.81,同比增长14.45%/36.58%/23.85%,当前股价对应PE为27/20/16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滑风险、战略客户配套供货不及预期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