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金证券-纳微科技-688690-业绩符合预期,向高景气科研原料扩张-210823

上传日期:2021-08-23 19:41:02 / 研报作者:魏赟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华金证券-纳微科技-688690-业绩符合预期,向高景气科研原料扩张-210823.pdf
大小:36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金证券-纳微科技-688690-业绩符合预期,向高景气科研原料扩张-210823

华金证券-纳微科技-688690-业绩符合预期,向高景气科研原料扩张-210823
文本预览:

《华金证券-纳微科技-688690-业绩符合预期,向高景气科研原料扩张-21082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纳微科技-688690-业绩符合预期,向高景气科研原料扩张-21082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公布2021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11.64%;归母净利润6506万元,同比增长172.79%;扣非归母净利润6048万元,同比增长203.8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274万元,同比减少23.19%。

◆各业务板块均保持快速发展。

公司上半年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业务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120.27%,收入占比达到72.3%。

该板块客户数量达到289家,同比增加61家,且临床后期客户明显增加;处于临床III期和商业化客户收入达到7020亿元,达到总收入的42.4%。

层析介质依托和更多抗体药企和合作,项目数量和规模均保持增长,上半年收入0.90亿元,同比增长237.7%。

此外,色谱分析柱产品上半年收入增速达到103.8%;其中手性药物拆分业务已达到毫克级到百公斤级拆分能力。

◆业绩维持高景气,盈利能力不断优化。

分季度看,公司Q2实现收入0.99亿元,同比增加87.7%,环比增加48.9%;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加113.3%,环比增加95.0%;在一季度高增速的情况下增速进一步提高,业务逐渐进入放量期。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80.40,同比下降1.22pct,仍保持在优秀水平。

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收入高增速,使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上半年合计减少13.88pct至35.73%。

综合来看,公司上半年净利率提升10.04pct至39.45%,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持续保持新业务开发,产能不断扩张。

公司于2月与西安交大保赛生物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将向公司转让以琼脂糖、葡聚糖为基质的分离介质产品的专有技术,公司借此将实现对高流速琼脂糖微球等软性材料的自产研发。

5月,公司与与赵光耀博士、江苏集萃分子合资成立纳微生命,以公司已有的磁珠、乳胶颗粒、荧光微球相关技术为基础,加速对IVD原料业务的研发。

在IVD集采和国产替代的大环境下,高品质和低成本的国产原材料将受到青睐,未来空间极大。

产能扩张方面,上半年微球研究所、纳谱分析、生命科技成功落户江苏工业园区纳米城,其中研究所将加快项目孵化,建设分离纯化应用技术;纳谱分析和生命科技将研发和扩大色谱分析柱耗材、体外诊断用微球等产品的生产。

新产能的布局将为公司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打破外企垄断,进口替代在即,突破空间极大:预计到2024年全球色谱填料市场规模可达30亿美元;其中中国规模预计可达14亿元人民币,2019-2024CAGR达到11.3%,为全球范围内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公司色谱填料是生物药制备中最重要的分离方式,也是核心成本之一;预计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2014-2018年CAGR为22.4%,2018-2023年CAGR为19.6%,高增速将快速带动上游层析介质市场的发展。

从行业格局来看,全球市场长期被GEHealth、Tosoh、Fuji等行业巨头垄断,2018年CR3为50%。

公司已在国内开始进口替代放量,在国内2019和2020市占率为9.5%和14.5%,增速明显且仍有极大空间。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实现弯道超车:公司突破并掌握了微球精准制备底层技术,纳米微球技术拥有以下几大优势:1)纳米微球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精确控制效果更好,CV值控制在3%,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0%。

2)微球孔径选择齐全,可以满足市场上各类需求。

3)公司突破了纳米微球表面改性和功能化的关键技术,是少数几个可以实现同时生产硅胶、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酸酯三种性能互补填料的公司之一,产品可承受更大的机械强度。

4)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纳米微球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9、2.08、3.05亿元,增速分别为77.5%、61.4%、46.4%;对应估值分别为292X、181X、123X。

基于1)公司解决“卡脖子”高新微球技术,拥有高壁垒,短期内属于蓝海赛道;2)借助技术和成本优势,进口期待放量在即;3)生物药研发高景气将直接推动色谱填料市场的增长;4)向IVD原料领域延伸,未来空间巨大;维持公司“增持-A”的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进口替代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股份权益安排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