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军工行业材料专题报告: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军用材料需求确定迎来国产化发展机遇-180806

《国海证券-军工行业材料专题报告: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军用材料需求确定迎来国产化发展机遇-180806(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军工行业材料专题报告: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军用材料需求确定迎来国产化发展机遇-180806(49页).pdf(4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背景下,军工应用领域材料行业发展持续向好。中美贸易战由短期施加压力反复试探转向中期实质性正面对抗,美方针对 “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制造摩擦从而遏制中国崛起,从阶段性政治手段转向长期政策性战略。2018 年6 月15 日,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对1102 种产品总额500 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 7 月11 日,美再次公布对价值20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的清单。2017 年化工及化工制品对美出口额为1996亿美元,约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40%。同时,国防支出2008-201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9%,国防支出增速高于同期GDP 增速,军工行业具有极高的壁垒,同时考虑到军品定价机制,原材料供应端的相关企业具有稳定增长的刚性需求支持以及较高的盈利水平。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化工行业中军用领域材料受益于订单长期稳定增长,发展持续向好。
芳纶应用广阔技术壁垒高,行业龙头加速国产化进程。芳纶可广泛应用于防弹装备、防火服装、航空航天、光缆增强、汽车工业领域,全球需求量达12 万吨。由于性能优越,技术壁垒较高,芳纶产业高度集中。全球高端芳纶市场中美国杜邦公司居于领先地位。目前,我国对位芳纶仍高度依赖进口,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材料,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芳纶的国产化迫在眉睫。泰和新材(002254)是我国芳纶行业的龙头企业,对位芳纶产能占据全国75%。近年来逐步拓展下游渠道,在森林防火服、士兵作训服等多个领域应用取得了进展。未来将逐步建成包括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在内的3 万吨以上产能,行业龙头加速芳纶材料国产化进程。
航空航天领域快速发展,钛合金行业龙头受益需求释放。从2019年至2029 年的10 年中,我们预计新增三代及四代战机的需求达1000-1500 架左右,其中歼20 空机重量15 吨,我们按照35%的钛合金使用率计算,生产300 架,需求将达到1575 吨,歼11 空机重量16 吨,我们按照15%的钛合金使用率,生产1200 架计算,需求将达到2880 吨。未来10 年,年均需求总计约445.5 吨。考虑其他军机需求,预计年需求为550 吨。同时未来20 年仅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就需要干线客机5952 架,预计未来20 年对钛合金的需求有望超过12 万吨,年均需求接近6000 吨。我国航空用钛量仅占钛合金市场10.9%,而全球钛合金市场达到了43%,未来航空用钛材料是我国钛合金产业的主要增长点。宝钛股份(600456.SH)是行业龙头,目前钛材产能位居全国第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铸-锻-钛材加工完整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碳纤维行业技术壁垒高,国产化需求开启军用碳纤维材料发展新动力。目前中国碳纤维80%依赖国外进口,但由于碳纤维军民两用的特性,难以从国外进口高性能的军用碳纤维产品,进一步加剧了碳纤维的国产化需求。国内碳纤维行业龙头廊坊威海光威复合、常州中简科技、江苏恒神股份等公司专业从事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国内厂商覆盖碳纤维全产业链,在军工与民用领域均有应用。同时近年国家推出多项政策,大力扶持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实现军民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利好公司的发展。其中光威复材(300699.SZ)是国内唯一独立上市的碳纤维及复材产品有限公司,碳纤维T300 等级产品应用于国家歼10 和歼11等军用飞机领域。
需求强劲市场供不应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军用防弹头盔、防弹装甲及民用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材料产品研发、推广进程的推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量快速扩张,呈现供不应求局面。目前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主要集中于中国,国内生产商将持续受益全球芳纶产业的发展。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传统化工材料受贸易保护及宏观经济下滑影响,需求偏弱。军用领域材料受益于军备开支刚性需求支撑,在进口替代背景下国内军工材料行业龙头通过技术研发以及战略合作逐步实现军工产品的技术等级提升,受益于订单稳定放量,未来发展将进入上行通道,给予军工材料行业“推荐”评级。
我们重点推荐军工材料行业当中具有的芳纶、钛合金和碳纤维材料产能的行业龙头。
泰和新材(002254.SZ)芳纶业务发展良好,增长迅速。2018 年上半年,公司芳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0.4%,毛利率同比增长8.5 个百分点至35.8%。2018 年7 月21 日,泰和新材公告将在宁夏启动3000 吨/年产能高性能对位芳纶工程建设,预计将于2020 年一季度投入试生产,后续将继续开展对位芳纶产能扩建。芳纶性能优越,技术壁垒高,公司是国内唯一可实现对位芳纶大批量供给高端领域的企业,作为国内芳纶龙头企业未来发展将持续受益于芳纶产业高增长和进口替代趋势。
宝钛股份(600456.SH)是我国钛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钛材产能全国第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铸-锻-钛材加工完整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公司产品广泛涵盖钛板材、管材、棒材、丝材,客户广布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多个领域。产品通过了美国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欧洲宇航工业协会和美国RMI 等多家国际知名公司的产品认证,其航空领域客户包括波音、空客、庞巴迪等知名飞机制造企业,并向中国商飞生产的国产大飞机C919 供应钛材,在国防军工、兵器装备及其材料快速发展的时间节点,公司已经向空军某新型飞机供应钛合金板,军工高端产品的比例已有扩大趋势。
光威复材(300699.SZ)产品主要包括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等,其中,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由其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生产,主要型号为 GQ3522型(T300 级)碳纤维及织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2016 年度,光威复材实现营业收入 6.33 亿元,净利润 2.20 亿元,其中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为 4.37 亿元,占合计营业收入比重为 69.04%。2017 年,营业收入 9.49 亿元,碳纤维业务营业收入为 6.27 亿元,其中碳纤维及织物业务4.9 亿元,毛利率高达78%。同时,碳纤维业务中的军品收入为5.26 亿元,同比增长11%,军品业务稳定增长。碳纤维T800H 项目已经完成主导工艺评审,并完成了数字化车间评审,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风险提示: 外围经济政治矛盾出现重大转变;国内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投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