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拓斯达-300607-公司深度报告:机器人后起之秀,打造领先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180807

《中泰证券-拓斯达-300607-公司深度报告:机器人后起之秀,打造领先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180807(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拓斯达-300607-公司深度报告:机器人后起之秀,打造领先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180807(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拓斯达:定位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业绩持续高成长
拓斯达定位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采取“硬件(载体)+软件(驱动)+集成服务(渠道)”路线全方位打造竞争优势。公司从事注塑机辅机起家,2011 年成功向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依托三角阵式营销模式深挖客户需求,获得庞大客户基础,打造机器人生态圈。
公司发布 2018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 7000-8100 万元,同比增长 28%-48%。近年,公司营收增速均保持在 40%以上,2012-2017 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 41%,未来有望持续较高水平。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推进,国内领先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根据 GGII 数据,预计 2017 年中国机器人销量达 13.6 万台,同比增长 56%。我们预计未来 3 年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长率达 20%左右,到 2020 年有望达 1511 亿元。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周期不断缩短,目前仅 2 年左右。随着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推进,成本降低(投资回收期缩短)、人工替代、进口替代的加速,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领先企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拓斯达:销售研发双管齐下,完善产业布局,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1)公司由行业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及各区域销售人员组成三角阵式销售模式,深挖客户需求。这一模式打破了供应商标准化产品与下游客户个性化需求不匹配的局面,促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2)公司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加强核心技术培育,2017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15%,占营收比重 5.7%。目前公司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控制技术,并在机器人视觉研发获得突破,实现机器人与机器视觉无缝对接。
(3)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完善产业链布局。通过收购野田智能将业务渠道扩展至汽车制造领域,有望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此外,公司收购武汉久同 20%股权,通过合作研发掌握了伺服驱动技术。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为工业机器人领域后起之秀,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随着公司募投项目逐步投产、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能源业务趋于成熟,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持续较高增速。我们预计 2018-2020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人民币 12.1/17.4/23.6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2.0/2.8/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4%/43%/34%。EPS 分别为 1.52/2.17/2.92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7X/19X/14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国产替代进程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