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7月份外汇储备数据点评:估值效应消退,短期资本流出收窄带动外储增长-180808

《中邮证券-7月份外汇储备数据点评:估值效应消退,短期资本流出收窄带动外储增长-180808(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7月份外汇储备数据点评:估值效应消退,短期资本流出收窄带动外储增长-180808(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截至 2018 年 7 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 22,193.89 亿美元,相比 6月末增加 68.27 亿美元;按 SDR(特别提款权)计,中国外汇储备为31,179.46 亿 SDR,较 6 月末增加 58.17 亿 SDR。美元计价外汇储备和 SDR计价外汇储备 7 月份同步增长,美元计价外汇储备连续两个回升,SDR计价外汇储备连续四个月回升。
从估值因素讲,汇率因素对外储估值影响消退。7 月份美元指数仍然处在震荡区间中,在 94 到 95.5 左右震荡,表明主要非美元货币对美元的贬值速度在放缓,基本处于稳定区间。美国经济基本面强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和货币政策收紧节奏更快的格局,使得流动性回流美国,美元指上行,主要货币兑美元贬值。但经过前期主要货币对美元的贬值,贬值压力基本释放,目前主要币种对美元维持较为稳定状态。
从外汇储备流量变动来看,预计 7 月份短期资本流出的收窄可能是外储净流量增长的主要原因。经常项目的货物贸易项,7 月份外汇储备增量和货物贸易差额方向一致。7 月份货物贸易顺差 280.5 亿美元,较 6月份有所收窄,外汇储备与贸易差额变动一致;7 月份服务贸易数据和FDI 数据尚未公布,根据历史规律,预计 7 月份服务贸易逆差 213 亿美元左右,预计 7 月份 FDI 当月值在 75 亿美元左右;如果将 FDI 视为长期资本流动,将其余的证券投资、衍生品投资、其他投资等其他项目视为短期资本流动,预计 7 月份短期资本流出有较大幅度收窄,但仍维持负值。
7 月末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行速度较快,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但同时,央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释放出稳定汇率的政策信号,加上前期人民币贬值幅度已经一定程度释放了贬值压力,未来“逆周期因子”等多种政策工具仍有很大操作空间,所以人民币汇率总体仍会维持稳定。作为政策工具的外汇储备在稳定汇率政策下可能有一定下行压力。总体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虽在,但由于政策操作空间较大,贬值压力并不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目前国内流动性在央行“合理充裕”的定调下,非常宽裕,预计外储变动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也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