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证券-宏观点评:贸易战影响体现,内需有所恢复-180808

《华鑫证券-宏观点评:贸易战影响体现,内需有所恢复-18080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鑫证券-宏观点评:贸易战影响体现,内需有所恢复-18080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按人民币计算,2018年5月进口金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前值6.0%;按美元计,出口金额2115.70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前值11.2%;贸易差额280.5亿美元,前值414.7亿美元。
点评:
出口稳定:7月按美元计算,出口金额为2115.70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已连续4个月保持在这一水平上。从近4个月的出口数据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的延续,中国的对外出口保持在相当稳定的状态。从出口结构上看,一般贸易增长幅度较快,加工贸易出现萎缩,符合目前全球分工重新分配的格局,也体现出国内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改变。从出口商品来看,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有所减少,机电出口较为稳定,汽车出口保持在较快的增速。总体看,出口总体稳定,结构正在持续优化。
进口大幅上升:7月进口金额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达到1.21万亿元,同比涨幅20.9%,较上月大涨14.9个百分点。从原因上看一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在7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汇率因素推动金额上行,二是由于7月包括原油在内的能源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上涨,进口金额因此出现上升,三是内需可能出现一定改善,从进口商品量来看,能源与原材料进口量普遍出现了同比增长。此外,7月的进口数据以人民币计算达到了历史最高值,2017年以来进口金额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出口速度,也导致贸易顺差出现明显收窄,我们预计该势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仍将延续较长时间。
贸易战影响已显现,替代性强:7月6日,中美贸易关税正式调升,从7月总体数据看,中美贸易增速虽仍是正增长,但增速明显不及欧盟、日本及东盟这三大贸易伙伴,其中对日贸易进出口增速较6月均有明显增长,可以说贸易战的影响已初步体现。相对于进口端,中国对美的出口依赖度稍高,从7月数据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日本可能替代了一部分需求。所以,我们认为,中美贸易由于其较强的互补性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延续,贸易战对外贸的直接影响可能小于预期。
风险提示:欧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关税提升超预期;内需复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