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中国对美加税清单的梳理和简析-180808

《浙商证券-中国对美加税清单的梳理和简析-18080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中国对美加税清单的梳理和简析-180808(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
本报告梳理最新中国对美加税清单,并简析其影响。
投资要点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
2018年8月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关税。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将其加征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即行实施上述加征关税措施。
2018年6月15日,美国就原产于中国的价值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与此同时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进口金额约340亿美元,于2018年7月6日起生效。
截止当前,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措施涉及进口金额的规模为940亿美元,税率为25%、20%、10%、5%不等。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商品总金额约为1300亿美元,涉及加征关税的商品占比已经高达72%。
对比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结构和中国反制措施涉及的商品来看,两者较为相似,目前除了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进口规模较大的商品(油籽、车辆、机械器具、光学设备、电机等)均被加征关税。
可能产生的影响
根据加征关税的商品金额占比以及不同的税率,可以测算出到目前为止平均加征关税税率为12%。
(1)假设美国企业为保证出口数量不变,承担全部税负,则中国从美国进口金额下降156亿美元,从美国进口的增速将下降11.6个百分点,中国整体进口增速将下滑1个百分点,对美国GDP增速形成一定负面影响。
(2)假设被加征关税的商品不存在(或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品,必须从美国进口,那么量价均不变,进口金额不受影响,但是税负由中国进口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中国企业的成本将上升、利润被压缩,终端商品价格将抬升,对国内通胀形成一定推升作用。
上述测算均假设其他条件(汇率、价格、与其他国家贸易等)不变,该假设条件比较严格,且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可能较大,因此仅作为静态分析参考。
可能对冲的方式
为尽可能减小对企业的冲击,美国和中国均会,寻找更多的贸易替代方式,例如中国可能从南美国家进口大豆等农作物,从欧盟国家进口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器具、光学设备、电机商品等;美国可能采取补贴的方式支持出口,欧盟已经答应从美国进口更多大豆、液化天然气等。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发展好于当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