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美元反弹,人民币为何坚挺?能否持续?-210824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美元反弹,人民币为何坚挺?能否持续?-21082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美元反弹,人民币为何坚挺?能否持续?-21082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近期美元指数持续反弹,全球主要货币兑美元均有所贬值,但人民币兑美元却表现坚挺,引发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分歧加大。 核心结论:年底前人民币贬值压力有限,但明年贬值压力将有所加大。 1、近期美元反弹引发主要货币兑美元贬值明显,但人民币汇率保持坚挺。 7月29日至8月20日,美元指数从91.91持续反弹至93.46,累计涨幅为1.7%。 受此影响,全球主要货币兑美元汇率均有所贬值,且大多数货币的贬值幅度超过美元指数的上涨幅度。 但在此期间内,人民币兑美元仅贬值了0.6%,在全球主要货币中仅略弱于日元(贬值0.3%),表现可谓十分坚挺。 2、近期美元指数的反弹主要受Taper预期影响,缺少基本面因素支撑。 7月底以来,由于非农数据表现良好以及7月FOMC会议偏鹰,市场对美联储提前Taper的预期有所升温,这是美元指数反弹的主要原因。 反观基本面因素,疫情方面,美国新增确诊人数至今仍不断创新高,而欧洲则从7月底开始拐头向下,美国疫情表现明显差于欧洲。 经济方面,美国与欧元区制造业PMI之差在7月进一步下滑至-3.3%,创2008年以来同期最低;美国与欧洲经济意外指数之差自7月底以来仅有很小幅度的上升,且仍处在负区间。 因此,疫情与经济表现均不支持美元反弹。 3、近期全球疫情大幅恶化,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有力支撑。 全球疫情恶化,对生产的影响远大于对需求的影响。 去年以来的出口表现已经证明,由于中国高效的防疫措施和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全球疫情越严重,对中国出口越有利,进而人民币升值动力越强。 从数据上看,全球新增确诊数的拐点稳定领先人民币汇率拐点1个月左右,而本轮全球疫情从6月底开始大幅反弹,意味着若美元指数在7月底之后没有回升,则人民币原本应该表现为升值。 4、后续人民币汇率展望:年底前大概率震荡,但明年贬值压力将加大。 中短期维度,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美元指数、全球疫情、中美关系。 其中,美元指数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方向,全球疫情和中美关系则决定了变化幅度。 往后看,我们对三个因素的判断分别如下:>美元指数:从历史上看,美元进入上涨周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OECD综合领先指标触顶回落,目前该指标仍在上行,但已接近顶部,预示着中期视角美元指数趋于走强,但正式拐点的出现还需一段时间来确认。 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Taper方面,在前期报告《Taper要提前了?――7月FOMC纪要与纽约联储调查的信号》中我们曾指出,支持加快Taper的官员大多不是今年的FOMC票委,包括鲍威尔在内的大部分票委目前立场仍偏鸽。 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美联储大概率在年底宣布Taper、从明年初开始实施,这也与7月纽约联储调查显示的市场一致预期相符。 即便后续美国疫情和就业显著改善,也最多提前到12月实施。 8月27日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以及9月3日公布的8月非农数据,将成为判断Taper时点的重要依据。 加息方面,目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的2022年加息次数已经达到0.86次,考虑到美联储希望结束购债后再加息,明年加息2次及以上的概率极低。 因此,不论Taper还是加息,都无法持续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从而难以支撑美元持续走强。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年底前美元指数大概率震荡、难大幅走高,但2022年可能进入上涨通道。 >全球疫情:从目前已有的信息看,疫苗可以降低Delta病毒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但无法有效避免感染。 同时考虑到美欧国家已完全重新开放、新兴国家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天气即将转冷等因素,预计全球疫情恶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中美关系:年底之前,拜登政府的工作重心将集中在推行财政计划、提高债务上限、防控疫情等方面,预计在中美关系上不会有大动作。 但从明年开始,出于中期选举的考量,拜登可能出台更多对华强硬的手段来拉拢选民。 综上分析,我们判断年底之前人民币汇率大概率维持震荡、贬值压力有限;但2022年的贬值压力将有所加大。 风险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中美摩擦超预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