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中国经济韧性的“三大幻觉”-180816

上传日期:2018-08-16 12:19:41 / 研报作者:丁安华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中国经济韧性的“三大幻觉”-180816.pdf
大小:141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中国经济韧性的“三大幻觉”-180816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中国经济韧性的“三大幻觉”-180816
文本预览:

《招银国际-首席观点:中国经济韧性的“三大幻觉”-180816(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银国际-首席观点:中国经济韧性的“三大幻觉”-180816(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供需失衡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一方面,供给侧的工业生产相对旺盛,企业盈利稳步增长,表现出相当的韧性。另一方面,需求端的“三驾马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经济增长前景堪忧。分析表明,在宏观经济政策阴晴不定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所表现出来的韧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三大幻觉”持续扰动:
        “价格幻觉”(Price  Illusion):供给侧改革压缩部分行业的产能,带动PPI  走出长时间的通缩,价格冲击导致上游企业盈利大幅改善。价格走高必然推动供给响应,供改行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上升,供改与非供改行业产出增速缺口出现收敛,工业生产整体呈现出繁荣的幻觉。
        “盈利幻觉”(Profit  Illusion):工业企业盈利修复与利润高增长,掩盖了行业结构上的矛盾。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导致上游行业对中下游行业利润的侵蚀;另一方面,“紧信用”和严监管导致企业应收账款账期拉长,资金链紧张使得账面盈利的真实性存疑。
        “统计幻觉”(Data  Illusion):工业生产数据的高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幸存者偏差”(Survival  Bias)所产生的“统计幻觉”。在计算同比增速时,统计局很可能对基期数据进行了回溯调整,将部分因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而规模缩减、或是退出生产的企业剔出样本。“幸存”的企业承接了原属于被淘汰企业的部分订单,使得可比口径之下生产指标的同比增速“看起来很美”。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将难以维持高景气,生产大概率向需求收敛,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内外需的压力叠加“紧信用”的金融环境,生产端的“韧性”缺乏支撑并已显露出向偏弱的需求端收敛的迹象。激活信用、疏通货币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有助于缓解目前企业资金链紧张的局面。长期来看,信用激活需要配合产能出清、工业转型升级,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我国经济供需失衡的困局。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