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策略·大势研判:静待宏观信号,无需过度悲观-180819

《财通证券-策略·大势研判:静待宏观信号,无需过度悲观-180819(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策略·大势研判:静待宏观信号,无需过度悲观-180819(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要点一:经济下行担忧加剧,市场下跌幅度较大
本周,上证50、沪深3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的下跌幅度分别为5.2%、5.2%、5.3%、5.1%。从行业来看,之前抱团的强势行业本周的跌幅都较大,食品饮料、家电、医药分别下跌了7.5%、7%、6.4%。之前反弹较大的建材、建筑本周也有较大跌幅,分别下跌了6.8%、5.3%。从风格来看,消费股的走势最弱。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市场的大幅下跌,主要是因为本周公布的信贷和宏观数据较差,市场担忧经济进一步下滑所导致的。
要点二:政策难挡信用收缩,经济下滑压力较大
本周一,7 月社融数据公布。7 月新增社融为1.04 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200 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45 万亿,高于预期的1.2 万亿。总的来说,7 月社融数据表明政策效果已经显现,表内信贷有所增加,但是仍难以弥补表外融资萎缩,所以整体社融仍然是呈现下降趋势。
本周二,7 月宏观数据公布。固定投资和消费表现都较差,而房地产投资仍在高位。其中,固定投资累计增速为5.5%,创下了99 年以来的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为9.3%,创下了03 年以来的新低。而只有房地产投资表现良好,累计增速为10.2%,继续保持在高位。宏观数据表明,经济的下滑压力仍然较大。
要点三:信用收缩情况下,宽松货币难以传导到实体
从7 月信贷数据来看,现在政策调整的一个最大问题,在于宽货币无法通过信用扩张传导到实体:①银行间7 天回购利率从6 月底的4.6%下降至现在的2.7%,说明7 月货币政策调整后,政策释放的流动性都淤积在银行间市场,并未有效的传导到实体。②中央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整顿,遏制了地方举债的冲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信用扩张。
要点四:政策已经发力刺激信贷,但仍需时间见效
本周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为未来宽信用指明了方向:(1)支持龙头民营企业和成长型先进制造业企业。(2)对于符合授信标准,但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不能盲目抽贷。 此外,国家发改委最近也重新通过了长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释放出基建加速信号。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信用扩张,但是仍需要时间见效。
要点五:静待宏观信号,无需过度悲观
上周我们就曾经提示过,经济短期的下滑压力较大,市场对于维稳政策是否能够扭转信用紧缩的趋势也是分歧较大,所以投资者短期还是应该保持耐心,等待信贷和宏观数据出现好转的信号。本周我们仍然维持这个观点。
但是,我们认为短期也无需过度悲观,可以考虑逢低建仓。一方面,政策调整的见效需要时间,7 月宏观数据不好也是在意料之内的,需要等待8月数据确认。另外一方面,如果维稳政策效果不佳,那么预计政府将会出台更加积极的措施,必要时,中央政府加杠杆扩张信用也不是不可能。建议关注中报超预期、受益于政策调整的周期和基建板块;超跌的部分绩优成长股;以及受益于通胀的农产品、石油石化和黄金板块。
风险提示:海外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