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银行-每周金融观察2018年第32期-180819

《中国民生银行-每周金融观察2018年第32期-180819(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生银行-每周金融观察2018年第32期-180819(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7月金融数据
上周,央行发布2018年7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比去年同期明显多增,高于市场预期,但新增社融则低于市场预期,表内外结构性矛盾延续。在新增贷款中,居民贷款增加6344亿,持续稳定,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68亿,中长期贷款增加4576亿,银行体系对于零售端支持的稳定性持续向好。企业端,新增贷款6501亿,同比大幅增加,环比有所下降。其中企业短期贷款下降,票据融资继续冲高;中长期贷款增加4875亿,较6月份有所上行,反映出在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有所恢复。票据融资和非银金融机构融资延续了6月以来高增长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资金风险偏好仍然较低,信贷投放有波动冲量特征。
货币方面,7月份M2增速8.5%,较6月末上升0.5个百分点;M1增速5.1%,较6月有明显下降,企业经营活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M0增速3.6%。除货币增速放缓外,货币流通速度也有放缓迹象,这对于未来经济增长不利。7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1.03万亿,同比多增而环比下降,符合季节性特征。其中居民端存款减少近3千亿,企业端存款减少6千亿,存款增长主要是依靠财政存款和非银机构存款增加,银行体系负债问题仍然突出。今年以来的财政性存款高增长,一方面反映出财政政策尚不够积极,另一方面也因为财政紧缩效应,造成流动性抽离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冻结为库底资金,这与"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制度安排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7月社融增量继续低于预期,增加仅为1.04万亿,扣除人民币贷款拉动,实际表外信用(影子银行)仍为收缩。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票据继续负增长,收缩幅度较6月有所缓和。当前,虽然监管结构对于信贷投放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但银行体系风险偏好较低,影子银行活动仍处于收缩态势,现金流问题还在发酵。为此监管机构于上周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以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稳定金融市场。7月企业债券融资有所恢复,新增2237亿,但中低等级信用债销售依旧困难,债券融资冷热分化现象依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