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8年第24期:P2P“爆雷潮”出现的原因、影响及相关建议-180823

上传日期:2018-08-27 11:10:32 / 研报作者:李赫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8年第24期:P2P“爆雷潮”出现的原因、影响及相关建议-180823.pdf
大小:66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8年第24期:P2P“爆雷潮”出现的原因、影响及相关建议-180823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8年第24期:P2P“爆雷潮”出现的原因、影响及相关建议-180823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8年第24期:P2P“爆雷潮”出现的原因、影响及相关建议-180823(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8年第24期:P2P“爆雷潮”出现的原因、影响及相关建议-180823(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进入6、7月份,P2P网贷平台问题频出,仅仅两个月就有316家平台发生"提现困难""清盘退出""停业跑路"等现象,被业界形象的称为"爆雷潮"。"爆雷潮"导致投资者信心大减,P2P网贷行业流动性风险剧增,未来P2P网贷行业如何控制风险、合理健康发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P2P"爆雷潮"出现的原因、影响及相关建议
  进入6、7月份,P2P网贷平台问题频出,仅仅两个月就有316家平台发生"提现困难"、"清盘退出"、"停业跑路",被业界形象的称之为"爆雷潮"。"爆雷潮"导致投资者信心大减,P2P网贷行业流动性风险剧增,未来P2P网贷行业如何控制风险、合理健康的发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P2P"爆雷潮"出现的原因
  近年来,P2P平台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7月底,P2P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5万亿元,相比2016年底增速高达119%。但进入今年6、7月份,P2P平台问题频出,6月出现问题的平台有98家,7月更多达218家。如此高密度的"爆雷潮"不仅仅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监管收紧等原因造成的,还是由于P2P公司资金错配、构建"资金池"等内因所影响的。
  1.P2P行业发展呈现出经济顺周期的特性,与企业利润的高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直接"挂钩"。除了2018年6、7月份这次"爆雷潮",P2P行业曾经在2015年6月也出现过大量问题平台,多达114家。当时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利润下滑,借款人的收入下降,又逢股市暴跌造成了一定抽资,出现了2015年6月的问题平台爆发期。而2017年经济较为稳定时,P2P行业的问题平台也相应下降,这说明P2P行业发展与GDP增速具有正相关性。现阶段,贸易战升级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且股市、汇市波动较大,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导致本次P2P"爆雷潮"相较于2015年更为严重。
  2.金融强监管造成市场流动性紧张,企业"违约潮"进一步扩大了本次"爆雷潮"。在上半年金融严监管背景下,金融同业业务的货币创造能力不断下降,我国货币信贷供给不断收紧。今年前6个月,我国M2同比增长8%,比去年同期少增4.9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8%,比上年同期少增2.03万亿元,均为历史最低值。由于信贷供给的收缩,实体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不能满足其需求;又由于2018年4月3日银监会颁布《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规定未取得金融牌照不得从事互联网资管业务,P2P平台投资了较多的AA+以下的小微企业债券。年初至2018年8月7日,债券违约事件发生40起,合计债券余额398亿元。企业债券的"违约潮"造成了P2P平台投资项目的大量违约,发生坏账,最终导致平台大量停业。
  3.P2P网贷平台内部管理不善、期限错配、资金挪移等问题是造成"爆雷潮"的内在因素。2016年8月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P2P的定义: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按规定,P2P平台是撮合借款人和放款人,并不参与投融资,属于直接金融,并不存在挤兑的风险。但在前几年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部分P2P平台为了追求高额利差,将借款人的钱汇总成了"资金池",直接参与到投融资业务中,变成了间接金融的模式,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也相应上升。还有些平台为了快速累积用户和提升人气,将长期借款标的拆成短期标的,将大额标的拆成小额标的,以迎合投资人的流动性需求和喜好,造成了期限和金额的错配。部分P2P平台甚至利用信息披露不透明,从事资金挪移、"庞氏骗局"等违法活动。在目前投资者信心不足、P2P挤兑严重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平台便"大面积"的停业、跑路,造成了"爆雷潮"的爆发。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