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上海银行-601229-规模驱动业绩高增长,二季度息差延续上行-180826

《平安证券-上海银行-601229-规模驱动业绩高增长,二季度息差延续上行-1808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上海银行-601229-规模驱动业绩高增长,二季度息差延续上行-1808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项:
上海银行公布18年中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0.21%。营业收入同比增28.28%,净利息收入同比升38.66%,手续费净收入同比降2.16%。总资产1.92万亿元(+6.14%,HoH),贷款+17.51%HoH;存款+7.26%HoH。净息差1.55%(+35bps,YoY);不良贷款率1.09%(-1bps,QoQ);拨贷比3.31%(+6bps,QoQ),拨备覆盖率304.67%(+9.5pct,QoQ);ROE14.22%(+1.2pct,YoY),ROA1.0%(+0.1pct,YoY),资本充足率13.44%(-0.89pct,HoH)。
平安观点:
上半年营收和PPOP 表现靓丽,二季度业绩在加大计提拨备下高速增长
上海银行18H 营收同比增28.28%,增幅较Q1 提升16.42pct。上半年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收窄2%的情况下,营收增速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利息净收入38.66%的高增长,其中Q2 单季增幅达72%,增幅较Q1 大幅提升59pct。利息净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受资产规模明显扩张的驱动。二季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延续一季度小幅下降的趋势同比降2.4%,但上半年银行卡手续费同比增41%,弥补了托管、代客理财等手续费收入的下降。受益营收的靓丽表现上半年PPOP同比增速由18Q1 的13.07%提升至35.25%,Q2 单季录得63%的高增长。上半年在拨备计提多增63%的基础上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1%,增速较Q1 提升7pct,其中Q2 单季增速27%,较Q1 提升13pct。
上半年信贷主要投向消费个贷和对公,二季度测算息差环比明显提升
公司18H 资产总额达1.92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6.14%(1.64%,18Q1),二季度规模增速加快,较Q1 多增4.5pct。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贷款较上年末增17.51%(8.11%,18Q1),占比提升4pct 至41%,其中,对公一般贷款和个人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17.75%、30.23%,个人贷款占比提升2.84pct 至29.05%。个贷中消费贷款较年初增长67.33%,占比达到51.12%,较上年末提高11.33pct。投资较上年末收降2.43%,但二季度较一季度扩张2.6%,期末占比较年初下降3.7%至42%,同业存放增8.3%。负债端,存款规模保持稳定增长,较上年末增7.26%(2.36%,18Q1),占比提高0.48pct 至56.11%,二季度 存款规模环比增 4.8%,较 Q1提升 2.4pct。
公司上半年净息差为1.55%,同比上升35bps,我们测算的二季度净息差1.46%,环比上升15bps,延续一季度的增幅,主要是由于二季度生息资产明显扩张以及负债端成本企稳的影响。
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不良偏离度持续改善
公司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09%,环比下降1bps,较上年末下降6bps,延续下行的趋势。关注贷款率1.89%,较上年末下降19bps,逾期贷款率1.48%,较上年末略升43bps。不良偏离度持续改善,逾期90+/不良较上年末继续下行8.2pct 至61.6%,不良认定保持审慎。二季度末拨备覆盖率304.67%,环比Q1 提升9.5 个百分点,拨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同业中保持较好水平。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受上半年生息资产规模快速扩张消耗的影响较上年末分别下降62bps/89bps 至10.07%/13.44%。
投资建议:规模驱动叠加结构调整实现高增长
上海银行上半年业绩保持高增,营收与利润增幅双双超过20%。特别是二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高增致PPOP 实现远高于同业的高增长。二季度息差环比继续回升。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不良偏离度延续改善,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我们认为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公司主要靠规模驱动叠加结构调整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从经营方向上我们更多的看到了:1)向消费贷等高收益零售业务的转向;2)表内非标转向一般贷款,而之前公司在这两方面相对同业较为审慎致快速扩张后对业绩的边际影响非常显著。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8/19 年净利润增速为16.8%/16.0%(10.1%/14.4%),目前股价对应18/19 年PB 为0.88x/0.79x,PE 为7.0x/6.0x,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 资产质量受经济超预期下滑影响,信用风险集中暴露。若宏观经济出现超预期下滑,势必造成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压力以及影响不良资产的处置和回收力度,从而影响行业利润增速。
2) 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18 年以来在去杠杆、防风险的背景下,行业监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和监管细则陆续出台,在维稳的政策基调下金融协调和监管预计也会进一步加强。但是如果整体监管趋势或者在某领域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可能对行业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3)市场下跌出现系统性风险。银行股是重要的大盘股组成部分,其整体涨跌幅与市场投资风格密切相关。若市场行情出现系统性风险,市场整体估值向下,有可能带动行业股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