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寒锐钴业-300618-成本优势显著,业绩增长快速-180829.pdf
大小:65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寒锐钴业-300618-成本优势显著,业绩增长快速-180829

中泰证券-寒锐钴业-300618-成本优势显著,业绩增长快速-180829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寒锐钴业-300618-成本优势显著,业绩增长快速-1808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寒锐钴业-300618-成本优势显著,业绩增长快速-18082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18  年半年度报告,2018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  亿,同比增长204%,归母净利润约5.3  亿,同比增长约289%,经营性现金流-1.1  亿,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分季度来看,Q1/Q2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6亿/2.7  亿,Q2  业绩基本保持稳定,符合预期。
        上半年钴价同比大幅上涨,公司拥有充足低价原料,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1)上半年钴价同比大幅上涨:2018H1  国内电钴均价为61  万/吨,较2017H1  均价38  万/吨,同比增长60%;
        2)公司拥有“超低价+充足量”钴矿库存,2018H1  进一步强化原料保障:公司深耕刚果十余年,积极外拓低价钴矿资源,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深度锁定矿石供应,拥有完备扎实的供应渠道。具体表现为,2017  年底公司拥有约约6  亿原料库存,其中4500  吨钴矿库存,存货单价约10  万/吨,折合约4.5  亿,而2018H1  报告期末原料库存约为10  亿,增加4  亿,公司原料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3)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Q1  与Q2  钴均价基本一致,Q2  销量小幅增长,表现在Q2  营业收入为7.65  亿,环比Q1  增加3000  万,而Q2  营业成本为3.11  亿,环比Q1  减少3500  万,说明Q2  单位生产成本在下降。因此,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单位生产成本较低且趋降,2018H1  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毛利率50%→60%),若按照市场价61  万/吨计算,则生产成本约为21  万/吨,成本优势显著。
        公司产能“三级跳”,起初产能+募投+后续的再扩建,三年50%增长,产能释放为未来增长点。公司起初4000  吨钴金属量产能,募投5000  吨于17  年底全部完成,后续再扩建5000  吨,三年50%增长。具体来看,未来增长项目具体为:1)3000  吨钴粉产能预计2018  年9  月建成;2)5000  吨粗钴、2  万吨电铜项目,预计2018  年底建成。公司产能扩张之后,2019  年将形成1  万吨粗钴、4500  吨钴粉、3  万吨电铜产能。
        公司向新能源材料环节延伸,卡位三元动力电池回收。报告期内,公司新建10,000t/a  金属量钴新材料及26,000t/a  三元前驱体项目,分别生产钴粉以及三元材料的前驱体,不仅有利于公司产能扩大与品质提升,完善公司钴粉产业链布局,提高盈利能力,更是向新能源产业链中的材料环节延伸,卡位三元动力电池废料回收领域,有助于公司钴业务长期发展。
        钴价逐步企稳,酝酿反弹。1)目前,“积极”边际变化正在持续出现:①海外方面,MB  电钴交易询价与成交开始增多,并且MB  钴价下调幅度收窄;②国内方面,钴盐产销情况月度环比提升,电钴价格逐步企稳,甚至出现小幅上扬。2)向后展望,钴价或即将反弹:国内消费电子需求有望进入旺季,新能源车产业链景气进一步提升,海外夏休完全结束后,高温合金需求商长单/零单进场,尤其是主流贸易商或“二次”建仓,月度供需情况或将显著改善,需求趋势强化。
        盈利预测:在2018  年/2019  年/2020  年钴价分别为53  万/50  万/55  万的核心假设下,预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2  亿/15  亿/21  亿,对应目前253  亿市值,PE  分别为21  倍/17  倍/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产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钴价持续下跌。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