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区域协调发展专题之二:浙江大湾区机遇初探-180829

《财通证券-区域协调发展专题之二:浙江大湾区机遇初探-180829(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区域协调发展专题之二:浙江大湾区机遇初探-180829(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浙江大湾区历史沿革:以长三角为根基,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
浙江大湾区规划近日出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作为"一带一路"、长三角都市群、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布局的重叠区,搭乘中国湾区发展战略快车,积极实施大湾区战略,体现了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的战略行动。
根据规划,浙江大湾区分别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系统性地规划与布局。从宏观层面的具体规划来看,浙江大湾区的总体布局是"一环、一带、一通道",即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在中观层面,规划指出环杭州湾经济区将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而围绕环杭州湾经济区建设,未来将构筑"一港、两极、三廊、四新区"的空间格局。在具体落实发展的微观层面,着重提出了"产业集群"与"发展平台"的作用。
浙江大湾区区域现状:地理经济区位优异,互联互通是发展重点
浙江大湾区有着优秀的地理区位,便于大城市群的聚集和形成;经济状况好,经济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产业结构完整,人均GDP高,人民生活水平好,贫富差距不明显。
目前浙江大湾区内部城市的互联互通是大湾区发展重点。浙江大湾区内部城市之间的交通系统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浙江省的主要城市和上海之间的连通程度不够,在上海市未来规划中,浙江大湾区建设期间,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比:产业结构完整,区域协同性、政策执行力更好
我们从区位,人口,经济,政策倾向等方面对浙江大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大湾区拥有极其相似的区位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港澳地区的政治特殊性,粤港澳大湾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市场隔阂,湾区内部政令通行的难度较大,加之广东省湾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替代性差,竞争性强。因此,虽然浙江大湾区现在的发展暂时不如粤港澳,但由于浙江大湾区产业结构完整、经济水平相近、区域协同性和政策执行力更好,未来的经济发展的协同效果可能更大。
重点关注:TMT行业,交运行业,建筑行业
根据现有政策,TMT行业是目前浙江省大湾区规划路径所提出的重要特色行业;而交运行业是未来浙江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建设重点;大湾区相关特色园区,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项目将提振建筑行业。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