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计算机行业工业软件之EDA深度报告:海外巨头的成功之路与国内厂商的破局之道-211207

《东方证券-计算机行业工业软件之EDA深度报告:海外巨头的成功之路与国内厂商的破局之道-211207(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计算机行业工业软件之EDA深度报告:海外巨头的成功之路与国内厂商的破局之道-211207(57页).pdf(5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EDA是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工具,支撑了庞大的数字经济。 EDA是集成电路上游设计的基础工具,随着现代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及摩尔定律的不断演进,手工的方式已难以完成相关的设计工作,EDA工具逐渐成为了刚需。 EDA技术经过多年发展,产品功能及丰富度不断提高,目前EDA工具已能对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实现全覆盖。 EDA对现代集成电路产业意义重大,它不仅极大地降低了芯片的设计成本,使大规模的复杂电路设计成为现实,同时也推动了IP生态的丰富,EDA技术与现代先进工艺的结合更是为集成电路性能提升、尺寸缩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云和AI技术将在EDA领域持续渗透,目前海外EDA巨头已开始布局有关产品,EDA在效率、性能上有望进一步提升。 EDA海外三巨头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打造了功能强大、种类齐全的产品矩阵,竞争优势明显。 EDA是高壁垒行业,需要种类繁多的软硬件工具配合从而形成完善的工具链,同时要求与先进工艺紧密结合以持续迭代,这就要求大量、持续的研发投入。 回顾Synopsys、Cadence以及SiemensEDA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共性:1>通过持续的收并购完善产品矩阵,逐步形成全工具链、全流程的覆盖;2>与头部厂商深度绑定推进工艺领先;3>重视人才储备并保持大量的研发投入。 海外厂商在资金、技术上已有明显优势,再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不断拉开与其余厂商的差距,以实现强者恒强。 目前,EDA海外三巨头的产品已覆盖了芯片设计所有环节,并选择了相应主攻的细分领域,三者几乎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 国内EDA厂商需要由点到面逐步实现突破。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及政策形势的日趋复杂,EDA工具的禁运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进行限制的重要手段,实现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我国EDA行业起步较晚,经过坎坷的发展,目前国内已出现了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等优秀本土EDA厂商,其中部分点工具已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如华大九天的FPD工具、概伦电子的器件建模工具、广立微的良率控制工具等,但整体上产品的成熟度和丰富度距海外龙头还有较大差距。 本土EDA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财税、融资等方面),同时自身也要注重产研结合和人才储备,积极与下游先进工艺进行结合,利用大量、长期的研发投入弥补薄弱环节,通过由点到面的突破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通过对EDA行业的研究,我们总结了海外EDA三巨头的发展历史及成功经验,这对国内厂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认为,EDA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独立、健康发展离不开先进国产EDA软件的支撑,未来EDA的国产替代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建议关注我国EDA头部企业华大九天(IPO进程中)、概伦电子(已拿到上市批文)、广立微(IPO进程中)、芯愿景、芯华章、芯和半导体等。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产业政策扶持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