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虹软科技-688088-转型进入深水区,静待智能汽车花开-210825

《华安证券-虹软科技-688088-转型进入深水区,静待智能汽车花开-21082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虹软科技-688088-转型进入深水区,静待智能汽车花开-21082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况8月24日,虹软科技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 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下降4.88%;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27.55%;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下降24.57%。 上半年业绩承压,二季度营收恢复增长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下降5%。 2021Q2营收恢复增长达1.29亿元,同比增加22%。 分业务来看,1)2021H1公司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业务营收为2.8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主要系上游芯片供应短缺及手机整体行业增速低于预期所致。 现阶段手机行业品牌格局变动,手机厂商为寻求产品差异化在图像持续加大投入,公司手机业务有望受益于该趋势未来稳中有升。 2)公司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业务营收0.13亿元,同比减少64%,主要系上游原材料短缺,及公司将部分资源战略调整到前装所致。 毛利率方面,2021H1公司毛利率为92%,同比上升3pct,主要系高毛利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比上升达93%所致。 净利润方面,2021H1公司实现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22%,增速低于营收。 主要是上游成本增加,以及公司研发持续加大投入所致。 我们认为,短期内公司面临智能驾驶业务由后装到前装和后装的转型压力,叠加手机行业整体增速低于预期,业绩有较大波动;展望未来,随着疫情恢复行业回暖、智能驾驶前装项目陆续落地,结合公司的技术及产品优势,业绩有望改善。 巩固手机算法优势,持续加码智能驾驶研发投入2021H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支出1.3亿元,同比增长22%,研发费用率达44%,较上年同期增长9pct,同时新增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5项。 分项目来看:1)2021H1公司投入0.73亿元用于智能手机相关技术的研发,持续巩固公司智能手机视觉算法领域的全球龙头地位,陆续实现了智能3D深度融合技术、AR穿戴设备的SLAM引擎等技术,同时携手多家深度摄像头硬件厂商布局了屏下TOFFaceID的开发;2)2021H1公司投入0.54亿元用于智能驾驶等IoT领域技术的研发,现已形成八类解决方案,包括:驾驶员监控系统、视觉互动系统、乘客监控系统、生物认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盲区检测系统、AR抬头显示、360°环视视觉子系统等。 3)2021H1公司投入645万元在光学屏下指纹技术上,已形成三款可落地量产产品。 此外,公司布局开发环境光强度检测、色温检测以及接近检测的三合一芯片,目前技术方案预研和整体架构设计完成,处于进行芯片电路设计环节。 汽车智能化趋势加速,公司有望实现增长动能切换2021H1公司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0.13亿元,同比减少64%。 公司智能驾驶相关业务出现短期波动,主要系智能驾驶业务受后装市场客户业务波动及产业链上游芯片紧缺。 但从长期来看,在汽车智能化趋势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公司作为连接上游芯片厂商和下游客户的算法供应商,重视与高通、联发科、德州仪器等产业链伙伴深度合作,同时深化与主机厂商和Tier1的项目合作,目前定点项目已涵盖长城、长安新能源、上汽、理想、一汽、东风等多个车厂的多款车型。 我们认为当前公司正处于转型深水区,但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加速,下游市场放量在即,公司有望依托领先的视觉算法能力,未来实现增长动能切换。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以视觉AI算法为核心,深耕智能手机摄像技术,并围绕手机拓展屏下业务,以及通过技术外延切入智能汽车赛道,“1+2+N”战略后续成长逻辑清晰。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8.06/10.42/13.25亿元,同比增长18.0%/29.2%/27.2%;实现归母净利润2.57/3.37/4.32亿元,同比增长2.3%/31.0%/28.2%,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核心技术迭代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智能手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