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中远海控-601919-市场回调导致业绩下滑,单位成本继续下降-180831

《兴业证券-中远海控-601919-市场回调导致业绩下滑,单位成本继续下降-18083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中远海控-601919-市场回调导致业绩下滑,单位成本继续下降-18083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中远海控发布 2018 年半年报,报告期营业收入 450.8 亿元,同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同比减少 18.2 亿元,折合 EPS 为 0.004 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 1.1 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8.6 亿元,扣非后 EPS 为-0.01 元。分季度看,2018Q1、Q2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1.4 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5、-2.6 亿元。
点评:
2018H1 集运业务亏损 2.1 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 11.8 亿元。2018H1 公司控股(持股 46.91%)的港口平台中远海运港口归母净利润 10.8 亿元,同比增长约 70%。考虑股权比例,贡献公司归母净利润约 5.1 亿元;2018H1公司全资的集运平台中远海运集运归母净利润为亏损 2.1 亿元;推算总部成本及其他损失约为 2.6 亿元。
2018H1 集运市场供给承压,CCFI 综合指数同比下降 3.8%。2018H1 受新船集中交付影响,全球集装箱船队规模同比增长 6.4%,同时集装箱船平均闲置率同比下降了 3.2 个百分点至 1.5%,实际运力增速接近 10 个百分点,而全球货运量同比增长 6.2%。受供给压力影响,2018H1 CCFI 综合指数均值 797 点,同比下降 3.8%。其中欧线同比下降 4.5%,美西线同比下降 4.8%。2018H1 实际运力同比增速接近 10 个百分点,而市场运价仅同比下降 3.8%,体现了市场基本面依旧坚挺。分季度看,2018 年 Q1、Q2 的 CCFI 综合指数均值分别为 815、778 点,分别同比下降 1.2%、6.4%。
2018H1公司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 12.4%,但平均单箱航运收入同比下降7.2%。2018H1 公司集装箱运量 1123.5 万 TEU,同比增长 12.4%,随着新船陆续交付,2018H1 公司自营运力同比增长 12.3%,运量增速基本与运力增速一致;航线收入 384.7 亿元,同比增长 4.2%;平均单箱航运收入 3424 元,同比下降 7.2%。平均单箱收入下降一方面受市场运价下降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分季度看,2018Q1、Q2集装箱运量分别为520.5、603万TEU,同比增长11.8%、12.9%;航线收入分别为 185.1、199.5 亿元,同比增长 8.2%、0.8%;平均单箱航运收入分别为 3557、3309 元,同比下降 3.2%、10.7%。
2018H1 公司平均单箱航运成本同比下降 3.7%,剔除燃油费后同比下降6.8%。2018H1 公司航运成本 371.1 亿元,同比增长 8.3%,平均单箱航运成本 3304 元,同比下降 3.7%。分项来看,公司设备及货物运输成本 193 亿元,同比增长 1.9%,平均到单箱为 1718 元,同比下降 9.3%;航程成本(包含燃油费,2018H1 船用燃油价格同比增长 28.1%,)为 95 亿元,同比增长 20%,平均到单箱为 845 元,同比增长 6.8%;船舶成本 83 亿元,同比增长 12%,平均到单箱为 741 元,同比下降 0.3%。公司单箱航运成本继续下降,体现了公司综合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7月完成收购东方海外,预计东方海外 Q3 开始并表。公司 7 月完成收购东方海外,经过要约收购及股权转让后,持有东方海外 75%的股权,按每股 78.67港币,收购约花费现金 369 亿港币。公司经营层面也开始相应调整,成立了新的经营管理团队,新增六位协同副总经理,三位来自中远海运集运、三位来自东方海外。2018H1 东方海外持续经营业务亏损 4569 万美元。完成收购东方海外,(1)将直接带来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从 9.2%提升至 12.3%)以及收入、盈利的规模上升(2)收购的协同效应可能带来单位成本进一步下降(3)东方海外历史经营表现优秀,有助于公司整体经营效率的提升。
Q3旺季运价环比回升 6.1%,美西线运价同比转正。Q3 是集运传统旺季,2018年 7-8 月 CCFI 指数均值 825 点,同比下降 4.1%,环比增长 6.1%。其中欧线同比下降 4.7%,环比增长 7.7%;美西线同比增长 3.4%,环比增长 7.3%。美西线表现较好,运价同比转正,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美国经济向好,进口需求强劲,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战对美线的影响最直接,可能出于对贸易战担忧,三大航运联盟都分别撤销了一条美西航线。这也体现了集运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后,集运公司对供给的控制力有所加强。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集运市场 2018-2020 年名义运力增速为 5.2%、2.6%、1.2%(考虑到目前船舶闲置率处于低位,有一定上升空间,明后年实际运力增速有望明显下降),需求增速为 5%、5%、5%,今年市场受供给压力影响小幅调整,明后年有望重新向上。中美贸易战存在不确定性,是潜在的风险点,不过据 Clarksons 估算中美之间全部集装箱贸易量约占全球集装箱贸易量4%,中美贸易战对集运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考虑到上半年集运市场表现及东方海外 Q3 开始并表,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假设公司 2018-2020年单箱收入增速为-4%、5%、3%,单箱成本增速为-3%、0%、0%(暂不考虑协同效应可能带来的单位成本进一步下降;假设东方海外业绩变动趋势与公司一致,收购东方海外的借款每年财务费用为 10 亿元,预计公司 2018-2020年 EPS 为 0.17、0.54、0.81 元,2018 年 8 月 30 日股价对应 2018-2020 年 PE为 25、8、5 倍。公司中长期基本面向上,建议投资者择机配置,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及贸易形势恶化、集运需求增长低于预期、集运供给增长超出预期、市场恶性竞争、油价大幅波动、中美贸易战影响超预期、东方海外整合效果低于预期、商誉减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