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证券-策略周报:众人皆知的风险还是不是风险?-180916

《新时代证券-策略周报:众人皆知的风险还是不是风险?-180916(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证券-策略周报:众人皆知的风险还是不是风险?-180916(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今年股市调整至今,投资者的情绪在 6 月份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6 月份之前,股市的调整更多被理解为由于抱团和事件冲击带来的扰动,投资者依然相信慢牛的趋势还在,主流投资者认为各行业的高盈利会继续维持。期间虽然也有去杠杆和贸易战的事件,但投资者大多解读事件本身的直接影响,而很少线性外推未来的影响。
但从 6 月份之后,随着上证综指跌破 3000,投资者对贸易战和去杠杆的担心持续蔓延,期间虽然上市公司盈利依然高位,但大部分投资者已经认识到一切都是有周期的,高盈利会有下行的压力。期间伴随着 PPP、光伏、影视、游戏、医药等行业的政策风险,和自上而下的风险形成共振,投资者对持仓股票的风险有了持续的担心。
市场走到现在,可以说市场下跌的核心风险是什么大部分投资者已经都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了,但是股市为什么没有出现利空出尽之后的反弹甚至反转呢。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股市下跌带来的私募赎回和股权质押风险,导致部分资金被动离场,这是资本市场本身固有的反身性。第二个原因是,虽然去杠杆和贸易战的风险大家都已经分析过很多遍了,但是真正在实际经济层面并没有利空落地,还没有看到比如进出口数据的变化、房地产投资的恶化。
如果跳开博弈,看股市所处的阶段,我们认为市场杀估值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后续会有半年到 1 年的时间兑现主板盈利下行的担心,这个阶段股市很难反转,但是已经具备出现大级别反弹的可能,建议投资者未来半年的交易节奏是,“熬过旺季,等待淡季”。
反弹的节奏是避开利空可能出现的时间窗口(经济旺季),反弹的直接触发因素可能是政策的变化(改革或贸易冲突相关政策),还需观察和等待,而年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到明年的两会期间是国内政策容易出现催化剂的时间,反弹大概率不会和业绩拐点有实质性的关系,而会和估值合理、错杀、中长期成长性有关系。
行业配置上,我们建议配置两个极端:金融和成长。金融这一类低估值板块,即使宏观经济变差,这些板块跌幅相对会较小,而一旦政策预期主导市场,市场估值中枢抬升,股价上涨弹性大,建议重点关注银行、保险、火电等行业。第二个配置方向是成长,成长经历过连续 3 年的调整,整体性的基本面拐点就在最近 1-2 年,考虑到股价拐点早于业绩拐点,龙头拐点早于整体拐点,成长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风险提示:房地产政策变化,国际市场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