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以食品饮料行业为例:大消费行业是否具有后周期属性?-180914

《浙商证券-以食品饮料行业为例:大消费行业是否具有后周期属性?-18091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以食品饮料行业为例:大消费行业是否具有后周期属性?-180914(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历次熊市
四次熊市,分别在2004 年4 月至2004 年12 月、2007 年10 月至2008 年10 月、2011 年4 月至2012 年11 月、2018 年2 月至2018 年8 月。
业绩没有后周期属性
在2004 年和2007 年的熊市中,食品饮料行业与实体经济的景气同步回落。2011 年熊市中,食品饮料业绩出现两次逆势反弹。而本轮的熊市中,消费行业业绩增速逆势上涨。回顾四次熊市,消费行业相比整体经济并无后周期属性。
股价具有后周期属性
除2004 年熊市外,其他三次熊市中消费股的股价均较万德全A 滞后一个季度左右。具体来看:在2004 年,食品饮料和A 股指数同时于2004 年3 月触顶回落;A 股指数在2007 年9 月触顶,食品饮料在2007 年12 月触顶,滞后一个季度;A 股指数在2011 年3 月触顶,食品饮料在2011 年8 月触顶,滞后二个季度;A 股指数在2018 年1 月触顶,食品饮料在2018 年5 月触顶,滞后一个季度。
历次超额收益
2004 年4 月至12 月,食品饮料指数相对A 股指数实现超额收益3.5%。2007 年10 月至2008 年10 月,食品饮料相对A 股指数实现超额收益9.7%。2011 年4 月至2012 年11 月,食品饮料相对A 股指数实现超额收益16.9%。2018年2 月至8 月,食品饮料相对A 股指数实现超额收益4.2%。
超额收益源于利润增长
消费行业实现超额收益,与业绩直接相关。以超额收益最大的2011 至2012年为例,其出现的两波逆势反弹均是由于季报超预期。第一次反弹是在2011年二三季度,2011 年4 月和8 月公布行业一季报和中报,净利润增速均收于40%以上,较前值的20%大幅改善,进而驱动指数从2011 年4 月到8 月实现一波逆势反弹。第二次反弹是在2012 年一二季度,2012 年4 月公布2011 年年报和2012 年一季报,净利润增速分别收于41.88%、44.96%,前值39.99%,业绩再次逐季改善,驱动行业从2012 年1 月至5 月逆势上涨。季报业绩增速边际改善,是驱动消费行业实现超额收益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