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系列深度:需求扩张、国产替代,下一个5~10年的高景气大赛道-211206

上传日期:2021-12-07 23:49:54 / 研报作者:祝嘉琦谢木青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系列深度:需求扩张、国产替代,下一个5~10年的高景气大赛道-211206.pdf
大小:241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系列深度:需求扩张、国产替代,下一个5~10年的高景气大赛道-211206

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系列深度:需求扩张、国产替代,下一个5~10年的高景气大赛道-211206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系列深度:需求扩张、国产替代,下一个5~10年的高景气大赛道-211206(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系列深度:需求扩张、国产替代,下一个5~10年的高景气大赛道-211206(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生物试剂:市场规模或达600亿,当前景气度爆发初期。

1、市场空间:多场景应用,研发创新带来庞大想象空间。

近年来新的科学技术和临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对高质量、高性能试剂原料的需求日益旺盛,生物试剂赛道景气度越发高涨,科研机构的稳定经费支出、企业端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材料需求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三大动力,经过测算,我们预计2025年生物试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15.90亿元,复合增速达19%,具有十分可观的想象空间。

2、竞争格局:外资占领高端,低端分散;国产瞄准高端替代。

对试剂市场进行详细拆分,可以发现国内试剂赛道显著分层,分子试剂中,国产龙头诺唯赞20年市占率约5%,但高端的酶产品仍以外资为主,2020年酶产品规模大约32亿,占全部分子试剂市场大约42%;蛋白试剂中,重组蛋白市场国产话化取得率先突破,但抗体等产品的进口依赖度仍然高达90%,细胞产品我们预计进口依赖度大约也在80%左右。

3、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国产集中双契机,口碑、品牌成竞争关键。

生物试剂行业存在技术、渠道双重壁垒,国产生物试剂企业自主开发底层的平台技术,部分产品已经表现出优于进口品牌的性能,逐渐打破进口垄断;从产品种类上看,头部企业也基本完成了核心产品的覆盖,未来国产试剂将迎来两大发展机遇,一是进口替代,上游原料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国产龙头技术实力不断提高,将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和细致及时的服务优势,持续提升高端市场的市占率;二是国产洗牌,中长期看,国产头部企业产品线持续布局有将继续占领中低端市场,兑现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发展逻辑,实现快速增长。

服务平台:核心探讨未来成长路径——品类扩张,专业服务。

1、市场空间的测算?从下游研发需求倒推市场有望达4000亿元。

平台型企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服务的学科赛道也越发多元化,经过测算,我们预计2020年企业端试剂耗材需求量达3,174.55亿元,高校及政府机构需求量约1,058.26亿元,市场合计需求有望达到4,232.81亿元,想象空间十分诱人。

2、企业如何长大?短期看品类扩张,中长期看专业服务。

国内服务平台类企业在经典化学分析领域基本实现核心产品覆盖,近年来国内生命科学发展持续高景气,国产品牌也在不断加大相关产品的投入力度,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品种或将成为国产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

而在服务端,平台类企业的商业化服务优势显著,高效运转的服务系统给客户带来及时便捷的用户体验,但是在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方面与外资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认为,对平台化企业而言,扩充产品种类不会是难事,未来技术服务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行业焦点。

实验耗材:产品性能比肩外资品牌,品牌建设驱动国产替代。

1、一次性塑料产品持续高景气,全品类市场空间广阔。

国内耗材市场需求旺盛,根据沙利文数据,2020年国内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达到100.3亿元,2023年达150.8亿元,复合增速达到14.56%。

2、耗材进口依赖度达95%,国产品牌有望加速替代。

目前来看,头部企业如洁特生物等产品性能足以媲美进口品牌,产品齐全度也比试剂领域更加完备,但因客户采购需求、产品性价比等因素,目前耗材市场仍被大量进口品牌垄断。

我们认为伴随国产企业持续推进新品研发、产能扩张以及品牌渠道建设,产业链下游认可度势必逐渐提高,中长期来看耗材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替代。

建议关注标的:诺唯赞、菲鹏生物、百普赛斯、义翘神州、康为世纪、奥浦迈、泰坦科技、阿拉丁、优宁维、洁特生物、拱东医疗(部分标的尚未正式覆盖,排名不分先后)。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销售增长测算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