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180926

《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180926(1页).xls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180926(1页).xlsx(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大豆:今年东北气温较去年同期普遍偏低,主要是降雨过后,东北温度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积温偏低,大豆成熟速度变慢,蛋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9月8日夜间至9月9日凌晨的霜冻,更是令新季东北大豆严重受损,部分地区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目前农作物受损面积约1000万亩以上,其中甚至有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绝收现象,国产大豆产量将由显著下滑。另外,今年秋收之后,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下滑也将会浮出水面,豆一1901合约有望攀升至4000元/吨。
豆粕: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目前市场各方面已经做好持久贸易战的准备,今年10月以后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将会出现下滑,届时港口大豆库存将会下滑,油厂开机率也会有所放缓,国内四季度豆粕供给趋紧,支撑豆粕价格,豆粕期价在大幅回调后呈现买入机会,推荐买入豆粕1901合约。
豆油:即便中美贸易摩擦导致未来中国进口大豆供给趋紧,但棕榈油和菜籽油供给充裕,对豆油的替代性较强,油脂整体供过于求的格局对豆油价格形成较强压力。餐饮行业相对萧条,豆油终端需求疲弱,短期内豆油价格不具备上涨动能,仍会维持底部弱势震荡走势。
生猪:上周非洲猪瘟疫情在已发生省份继续蔓延,一周新增4例,截止9月24日,全国共发现疫情21例,涉及7个省份、自治区。疫情发生和相邻的18个省份生猪调运受限,受限地区的生猪出栏量约占全国总数的60%。全国生猪价格整体虽然波动不明显,但受禁调政策的影响,地区分化显著,呈现“南强北弱”的格局。东北和中部疫情地区多为生猪调出省份,供过于求,价格不断走低,西南和东南地区多为生猪调入省份,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扬,最大价差达到每公斤7.5元。同时,各省市加大对疫情防治和监控的力度,但禁调政策短期仍将持续,随着双节消费需求来临,价差扩大压力加剧。
白糖:国际市场目前聚焦于印度出口政策,因印度正急于处理巨大的供应过剩,本周印度内阁将讨论支撑糖业的各项提议,包括提供出口刺激。若印度出口刺激政策出台,印度大量的库存可能涌入国际市场,进而将对国际糖价形成冲击。国内产区现货价格上周基本持稳,成交一般偏淡,国庆将至,节前销售预计平淡。8月进口糖15万吨,虽不及市场预期,但8月配额外75万吨进口许可下发,未来几个月进口量预期不低。新疆内蒙甜菜糖压榨开始,但其产量占比相对有限,目前云南库存偏低,走私仍面临着高压管控,广西可能推迟开榨,经过双节的消化后销区库存薄弱,这对郑糖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随着国庆长假临近,以及外糖拖累,郑糖节前料维持弱势震荡,下方支撑位前低4850一线。
棉花:中美贸易形势严峻,市场担忧未来将波及出口大项针织、梭织、家纺,美棉近期的出口签约情况不佳,随着北半球主产国陆续进入收获上市期,外棉将面临季节性供应压力,短期上涨动力预计不足。目前国内虽已进入纺织旺季,但下游订单平淡,旺季不旺。新疆上市初期籽棉收购价较高,但加工厂表现谨慎,收购还未上量,缺乏代表性。纺企对棉价承受能力并不高,目前仍专注于储备棉和现货陈棉的采购。抛储还有一周就将结束,最后一周的抛储底价下降,成交预计有所提升,今年抛储成交总量预计达250万吨左右。长期而言,国储去库存后期,长期慢牛的预期不变;但国内新棉预期丰产,陈棉社会库存同比偏高,今年供应充足、陈棉仓单量大及中美贸易形势严峻令需求面存在不确定性,CF1901合约宜以空头思路为主,上方面临阻力料较大。在经过19日的大跌后,随着国庆长假临近,市场节前或在16000上下弱势震荡,阻力位16300,技术面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