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奈雪的茶-2150.HK-2021年中报点评:经营利润率超预期,关注后续日销趋势-210826

《中信证券-奈雪的茶-2150.HK-2021年中报点评:经营利润率超预期,关注后续日销趋势-2108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奈雪的茶-2150.HK-2021年中报点评:经营利润率超预期,关注后续日销趋势-2108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1H1收入21.3亿元(+80.2%),经调整净利润4,817万元、经调净利率2.3%,符合预期。 毛利率提升、PRO店提效、同店销售修复带动门店OPM提至19.2%。 预计公司9月入通或对资金面形成催化。 长期看,受益中国新式茶饮市场高增长周期,公司优化门店模型保持扩张有望获得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开店稳步推进。 21H1收入21.3亿元(+80.2%),经调整净利润4,817万元(vs20H1亏损6,349万元)、经调净利率2.3%,符合我们预期。 收入端,奈雪/台盖/其他分别20.1/0.8/0.4亿元,同增81.1%/23.0%/400.7%,收入贡献同比+0.4pct/-1.7pcts/+1.3pcts。 21H1经调净利率同比+7.6pcts、环比下滑2.0pcts,主因相对成熟的盈利贡献市场广深地区在6月旺季发生散点疫情,预估收入影响约5000万元内,而利润率对单量下滑敏感度高。 另外21H1存递延税项0.13亿元,判断公司实际税负低于25%。 上半年新开/净开店93/87家至共578家,其中标店/一类PRO(mall)店/二类PRO(写字楼/住宅区)店分别净开9/49/29家,新开店中一线占比66%,符合公司计划。 我们预计全年新开大概率超300家,将继续聚焦高线加密以增强品牌势能、强化用户心智。 PRO店提效、同店修复,门店OPM好于预期。 21H1奈雪的茶门店经营利润率19.2%(较FY19+2.9pcts),门店OPM好于预期,主要原因:(1)上半年产品结构中高毛利新品及大单品占比高,带动毛利率超预期达68.5%(vs预期水平65%+);(2)PRO店表现好于公司预期,其中一类店收入类似标店而OPM略高,二类店店效低于标店但租金优势体现、OPM显著提升(因样本容量小,披露的分类别OPM数据存在失真),预计后续人效改善成果将逐步释放;(3)同店如期大幅恢复,披露的6大城市(门店数占比40%)同店日销及OPM同比均显著提升:21H1vs20H1,平均单店日销来看,深圳为2.75vs2.01万元,上海2.21vs1.99万元,广州2.59vs1.66万元,武汉2.66万元vs2.08万元,西安2.23vs1.51万元,北京2.99vs1.86万元;门店OP来看,深圳/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北京分别25.3%/16.3%/22.4%/22.7%/20.6%/14.7%,同增15/9.7/14.7/20.9/17.8/14.7pcts。 成熟市场用户心智培育较为充分,同店销售稳定。 整体来看,公司标店平均单店日销2.19万元(vsFY202.02万元/FY192.77万元),加密下相比2019年有所下滑,建议进一步跟踪;而其中成熟市场深圳的单店平均日销额较2019年稳中有升(21H12.65万元vsFY192.6万元)。 租金成本改善显著,人效兑现仍需时间。 成本端,原材料指引相对稳定,核心关注员工与租金成本改善情况。 租金方面,公司品牌力增强、与物业议价能力提升,同时二类PRO店模型租金优势明确,21H1租金费用率继续改善,达13.9%(vsFY2014.8%/FY1915.5%)。 人力方面,由于PRO店和标店动线差异,新员工培训须在同店型中开展,老店带新店压力下奈雪的茶店面人工费用率24.3%,预计将随PRO店数量增加逐渐改善、并开始呈现新店型人效优势。 总部人数1,078人(vsFY20末968人)、增长平稳,员工费用率7.6%(含0.22亿元SBC费用),符合预期。 推新能力得到验证,品牌粘性持续提升。 21H1茶饮行业品类创新丰富,进一步激发品类活力,而奈雪油柑系列成功“出圈”,市场反馈佳、声量大,推断推出后单月销售占比约20%,为上半年茶饮创新典例,反映了公司研发和营销团队的消费者洞察能力。 产品端、营销端及线下触达点的增加促进消费者品牌认知和品牌粘性的提升,21H1注册会员增加860万至3650万名,活跃会员增加160万至740万名(占注册会员20.3%),21Q2复购率较20Q4+0.5pct至30.3%。 同时,主动通过公司小程序下单占比同比+1.7pcts至37.9%,私域流量进一步增加。 风险因素:新店开业经营效率不达预期的风险;人力成本、食材成本大幅上涨的风险;管理层经营风险;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问题的风险;社保、消防等规范收紧影响经营的风险;局部疫情反复导致影响经营的风险。 投资建议:我们预期公司9月初进入港股通(已通过恒指检讨)或形成资金层面催化,年底门店自动化设备逐步投入使用有望进一步优化单店模型。 维持2021-23年经调净利润预测1.0/3.8/6.3亿元,现价对应PE为147X/38X/23X。 长期看,公司作为头部高端茶饮品牌受益行业红利,有望通过拓店和潜在第二曲线获得增长,结合公司所处成长阶段及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3年40倍PE,按10%折现率及当前汇率计算对应2022年目标价维持16港元,目前处于相对低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