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期货-生猪专题报告:辽宁疫区解禁后的猪市分析-181006

《银河期货-生猪专题报告:辽宁疫区解禁后的猪市分析-18100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河期货-生猪专题报告:辽宁疫区解禁后的猪市分析-18100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热点
28日晚间,沈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解除非洲猪瘟疫区封锁的批复,这也意味着沈北新区长达56天的疫区封锁就此告终。在此,我们援引部分文件,对解禁后的猪市进行分析和预测。
一、 辽宁地区生猪外调仍然存疑
由于官方尚未发布相关文件,我们暂以现有政策进行解读。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跨省调运监管的通知》,辽宁地区的解封并不意味着生猪外调的自由化,位于辽宁周边的吉林、内蒙都存在疫情,辽宁地区仍然属于生猪禁止外调的区域,与其相邻的河北地区受内蒙影响也同样属于禁止外调区域。
二、 对辽宁地区价格影响
博亚和讯日度数据显示,自8月3日辽宁被划为疫区以来,猪价由12.7元/千克下降到11元/千克,环比下降13.39%,同比下降21.71%。但我们认为,虽然辽宁作为疫区省份被解除,但是其供需逻辑和市场结构较未解除前仍无太大差异。辽宁是生猪重要产区之一,每年有40%的生猪流出。解除前,辽宁生猪外调受限,只能通过屠宰白条向外调运,在猪源充足亟待加工的背景下,屠宰企业议价能力明显提高,生猪被动压价,而解禁后,以屠宰企业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屠企压价能力依然存在。
而从供需的角度上看,辽宁地区猪源主要销往京津冀一带,贸易流出量占总产量的30%。解禁前消费端尚处开学备货的期间,现货段猪价得到支撑,这也是前期猪价没有发生大跌的主要原因,而目前需求端稍显疲软,猪价难有反弹动力。供给上看,前期部分养殖户抵触低价,被动压栏,预计后期出栏体重可能有所回升,施压猪价。
所以,综合而言,解禁对于供需两端都暂无利好,猪价低迷预计仍将持续。
三、 对产销价差的影响
从产销价差的影响上来看,由于辽宁地区只能作为产区的个别样本,对整体影响较小,并且辽宁地区的生猪仍然不能外调,所以预计产销价差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此次疫区解封,更大的影响或表现在养殖户预期上,随着辽宁沈北新区疫区的解封,很多其他疫区的解封事宜也被提上日程,前些日网上更在盛传河南解封的"公文"。事实上,在疫情扩散的这段时间,猪源流出地价格下跌明显,养殖端议价能力整体偏弱,随着疫区解封,不排除养殖户惜售挺价,进而导致产销价差的回稳的可能,但整体而言,在调运受限解除缓慢的大背景下,价差回调力度预计有限。
四、 解除进度分析
疫区的解禁需要经历空栏和哨兵猪试验两个流程,我们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推算得出下列疫区的理论解禁日期:
五、 生猪价格的展望
随着疫区逐渐解禁,区域调运恢复正常,未来生猪价格将逐渐恢复到基于自身供需的逻辑上来。供给端上,出栏体重的上升对猪价施压较大。目前,安徽、江苏、河南、黑龙江、内蒙等省份白条外调受限,且较多省区都属于猪源流出地,政策限制下的被动压栏将导致猪源体重的上升,对猪价产生压力。而另一方面,即使在白条没有受到限制的区域,屠宰企业仍占有相对垄断的地位,加之猪瘟期间居民消费情绪的下降,养殖户对低价产生抵触情绪,形成一种主动压栏的情况,综合而言,压栏导致的体重上升会对短期猪价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
而从长期来看,非洲猪瘟所导致的猪源病死和扑杀会使猪源整体供应量的下降,能繁母猪的扑杀更会引致产能收缩。据了解,官方前期对扑杀量的公布在3万头左右,但随着后期疫情的扩散,预计扑杀量仍将上升;而另一方面,猪瘟更大的影响体现在补栏上,这一影响的体现可能要反应到明年下半年以后;最后,随着养殖标准的逐步提升,如禁止泔水饲喂等政策的实行,将加快小型养殖户的淘汰,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快生猪行业产能的出清,利好猪价长周期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