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国际-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上升,偏好防御性更强的银行-181005

《招银国际-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上升,偏好防御性更强的银行-181005(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银国际-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上升,偏好防御性更强的银行-181005(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未来资产质量波动将会增大。中国的宏观经济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剧,就内部而言,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拉动能力依然偏弱,外部而言,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甚至形成持久战的可能性增大。我们预期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会走弱,从而导致信用风险上升。由于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变化通常滞后于经济周期3 至6 个月,因此我们预期今年第四季度至2019 年第一季度,行业的不良贷款额将会上升,尽管今年三季度资产质量数据预计仍将呈现向好态势。
A 股上市企业存在潜在信用质量恶化风险。我们选取了超过3,400 家A 股上市非金融企业,对其利息覆盖率(EBIT/利息开支)进行分析,计算出隐含的不良贷款率。当利息覆盖率小于一倍时,相关负债即被认定为潜在不良贷款。2018 年上半年,我们计算出的隐含不良率由2017 年的4.3%,上升至4.8%,显示企业的偿债能力或有所下降。我们同时注意到,取样的企业2018 年上半年的杠杆率上升了3 个百分点,意味着它们更易面临信用违约风险或财务困难。
资产质量风险依然可控。我们预期我们覆盖的银行2018 年平均不良生成率将由2017 年的80 个基点,上升至115 个基点,主要由于信用风险的上升,以及更严格的不良贷款认定。不过,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下滑风险应该处于可控范围,因为上一个资产质量周期遗留下来的坏账已基本得到确认并处置。此外,政府为呵护社融及减低企业税赋负担而推出的政策支持,也可部分抵消贸易战对宏观经济带来的冲击。
对信贷风险抵御能力较强的银行具备以下特点:1)零售贷款占比较高,有利于分散风险,降低信贷资产的顺周期性;2)对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高风险行业(不良贷款率大于1%)的公司贷款敞口较小;3)不良贷款认定严格,不良贷款对90 天以上逾期贷款比率更高;以及4)拨备前利润增长强劲,可以预留更多空间提升风险抵补能力。就以上标准而言,建行及农行较同业更具优势。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看好防御性更强的银行。我们预期中国银行业的股价表现在未来12 个月内将跑赢恒指,主要得益于盈利的回升以及监管不明朗因素的解除。不过,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信用风险将逐步抬升,我们认为未来几个季度,资产质量将可能成为股价表现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仍然建议投资者选择风险偏好较低、资本实力强劲的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