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国际-中国银行业:理财新规正式定稿,操作更具灵活性-181002

《招银国际-中国银行业:理财新规正式定稿,操作更具灵活性-1810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银国际-中国银行业:理财新规正式定稿,操作更具灵活性-181002(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理财新规正式稿较预期宽松。9 月28 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正式稿与此前7 月20 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大体一致,监管标准没有进一步的收紧,相反,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和理财子公司的操作上更具灵活性。银保监会同时公布了行业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数据,过去几个月余额呈逐步回升趋势,6 月至8 月的月末余额分别为21 万亿元、21.97万亿元及22.32 万亿元人民币。
主要原则未放松:1)打破“刚兑”,禁止银行为理财产品提供任何形式的收益保障,不允许期限错配;2)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余额不得超过该行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也不得超过该行上一会计年度总资产的4%;3)过渡期至2020 年底,其间允许老产品接续发行;以及4)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需遵循资管新规以及IFRS 9。
正式稿主要调整包括:1)公募理财产品允许通过公募基金投资股票;2)对私募理财产品引入不少于24 小时的冷静期;3)放宽理财产品托管机构范围,由此前仅包含具备托管资质的商业银行,拓宽至包含具备托管牌照的券商等其他非银机构。
理财新规落地有利于提振股市气氛。我们认为,长期而言,理财资金被获准入市(过去仅能投资货币市场及债券基金)会为A 股市场及互联互通的南向交易带来一定增量资金。但我们认为,短期内理财产品对股权资产的配置不会大幅增加,因为零售客户购买理财产品主要出于对稳定收益率的需求,另外,小型银行也不具备相应投资股票市场的能力。
理财子公司前景乐观。银保监会的公告显示监管部门为未来银行的理财子公司预留了更多操作空间:1)首次购买理财产品时的风险评估可在线完成;2)降低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3)扩大销售渠道;4)允许发行分级产品;以及5)将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纳入理财投资合作机构。监管部门一直鼓励银行为理财业务成立独立机构,以实现风险隔离及市场化运作。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我们认为,理财新规的正式出台有利于消除行业监管的不确定性。投资范围的扩大能够提升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从而支持银行理财规模的增长和对手续费收入的贡献。流通性好、股息率较高的大型银行股预期能够吸引更多理财资金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