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天铁股份-300587-城轨减振龙头营收业绩高速增长,锂化物建筑隔震业务蓄势待发-210826

《安信证券-天铁股份-300587-城轨减振龙头营收业绩高速增长,锂化物建筑隔震业务蓄势待发-21082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天铁股份-300587-城轨减振龙头营收业绩高速增长,锂化物建筑隔震业务蓄势待发-21082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同比增长78.9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166.9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38%;实现基本EPS0.43元,同比增长43.3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8%,较上年同期提升3.98个百分点。 ■各类业务营收均快速增长,业绩高增成长可期。 公司2021H1实现营收8.37亿元,同比增长78.92%,较2019H1增长122.11%,2021Q1/Q2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87.97%和37.78%。 期内公司实现轨道工程橡胶制品营收5.02亿元(yoy+55.46%)、锂化物产品营收1.12亿元(yoy+51.88%)、其他产品营收1.84亿元(yoy+197.71%),各类业务营收均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其他产品业务经营规模不断扩大,2021H1营收占比提升至21.93%(同比+8.76个pct),轨交类橡胶制品和锂化物业务营收占比均有下滑,分别为60.02%(同比-9.06个pct)、13.37%(同比-2.38个pct)。 公司2021H1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高出业绩预告中枢水平,同比高增166.99%。 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有所下滑,我们认为或主要由于Q1个别交付项目影响所致。 目前公司主营轨交橡胶制品业务成长迅速,同时扩大其他轨交减振类产品和配件的生产规模,并持续布局锂化物和建筑隔震业务,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未来整体营收、业绩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盈利水平提升,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 2021H1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为48.26%,同比下滑0.97个pct,主要由于低毛利板块的其他产品业务营收占比提升,同时此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了8.04个pct,期内轨交橡胶制品和锂化物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4.95个pct、2.73个pct。 公司2021H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166.99%,远高于营收增速,主要由于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控制有效,净利率大幅提升。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1.29%,同比大幅下降11.07个pct。 其中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4.95个pct、4.18个pct和2.46个pct,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51个pct。 2021H1公司整体净利率为19.58%,同比提升7.11个百分点;ROE(加权)为8.98%,同比提升3.98个pct。 2021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0.14亿元,由上年同期净流出0.55亿元转为净流入状态,主要由于公司收回赊销业务的款项较上年同期增加。 ■城市轨道交通降噪纳入监管,行业需求释放龙头充分受益。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议案,修订草案中新增城市轨交运输噪声定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噪声纳入监管,将促进各地在地铁、高铁建设中,更多考虑噪声污染防控,从源头上加以约束,更好应用减振降噪的技术成果,未来轨交减振降噪渗透率提升可期,行业需求空间广阔,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公司为轨道交通减振领域龙头企业,已实现轨交减振产品全系列覆盖,由单一种类的橡胶减振产品供应商发展为轨交减振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综合实力强劲,项目类型覆盖城市轨交、普铁、高铁、市域市郊铁路等。 产能成倍增长,资金充足,产能扩建稳步推进。 2021年初以来获得多个城轨减振重大项目订单,在手订单充足,保障主业成长,市占率提升可期。 持续推进新兴业务布局,锂化物/建筑减隔震业务蓄势待发。 公司完成昌吉利剩余40%股权收购,昌吉利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拟投资10亿元建设锂盐厂项目,产能包括无水氯化锂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1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1万吨、氯代正丁烷1万吨等。 项目计划于2021年11月30日前开工建设,2023年5月31日建成投产,预计实现年产值约50亿元。 目前新能源景气度维持高位,锂盐项目扩建投产后,预计将进一步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厚和估值提升。 公司横向布局建筑减隔震业务,具备较强的原材料和工艺技术优势,在轨交上盖类建筑隔震订单的跟踪及获取上,公司主营轨交领域业务和建筑隔震业务可发挥协同优势。 目前公司已完成隔震支座过渡期生产线筹建及II期建筑减隔震车间筹建,研发生产的500(I)型隔震橡胶支座已通过力学性能检验,在建7200套建筑隔震产线预计于2022年3月投产,有望持续受益建筑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执行后的市场需求释放。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预计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90亿元、30.28亿元和42.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12%、52.14%和39.8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49亿元、5.59亿元和7.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9%、60.1%和39.5%;EPS分别为0.60元、0.96元和1.35元,动态PE分别为33.2倍、20.7倍和14.9倍,PB分别为5.7倍、4.7倍、3.7倍。 公司为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龙头,产品产能扩建项目稳步推进,产能优势助力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和市场份额提升。 随我国交通强国和都市圈建设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的释放,以及各类型轨道交通线路减振降噪要求的明确,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公司立足主业,积极进行多元拓展,布局新能源锂化物和建筑隔震业务,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与主营业务形成积极协同作用,有望助力未来估值提升和业绩增厚,维持“买入-A”评级,目标价28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募投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锂盐项目建设不及推进;固定投资下滑;产品出售不及预期;人员流失;客户经营状况下滑;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定增进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