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川恒股份-002895-公告点评:磷铵上涨自产磷矿创收促进业绩增长,增资子公司加快产能建设-210827

《光大证券-川恒股份-002895-公告点评:磷铵上涨自产磷矿创收促进业绩增长,增资子公司加快产能建设-2108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川恒股份-002895-公告点评:磷铵上涨自产磷矿创收促进业绩增长,增资子公司加快产能建设-2108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8月26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06亿元,同比+25.0%;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26.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014万元,同比+12.9%。 其中2021Q2公司实现营收6.18亿元,同比+33.7%,环比+59.7%;实现归母净利润7,055万元,同比+22.5%,环比+106.8%。 事件2:8月26日晚,公司发布公告参股子公司天一矿业向全体股东提出增资申请,增资总金额为5.94亿元。 若全体股东同意增资,则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按当前持股比例(49%)认购2.91亿元增资款,四川蜀裕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天一矿业51%股份)认购3.03亿元增资款。 增资完成后,公司对天一矿业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事件3:8月26日晚,公司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广西鹏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广西鹏越”)向全体股东提出增资申请,增资总金额为5.3亿元。 其中公司拟以募集资金按持股比例90%认缴出资4.77亿元,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广西鹏越10%股份)认缴出资5,300万元。 点评:磷铵一铵价格上涨,自产磷矿创收,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受益于磷酸一铵价格上涨,公司磷酸一铵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5.1%。 根据iFinD数据,2021H1国内普通肥料级磷酸一铵价格同比增长约36.2%。 公司现拥有磷酸一铵产能17万吨/年,主要为用于干式灭火剂的消防级磷酸一铵产品。 磷矿石业务方面,2019年8月和2021年2月公司相继收购了母公司川恒集团所拥有的的小坝磷矿、新桥磷矿和鸡公岭磷矿的采矿权及相关资产,并于报告期内首次实现自产磷矿的对外销售,2021H1公司自产磷矿石销售业务实现营收9,235万元,毛利率高达51.4%。 根据iFinD数据,2021H1期间国内磷矿石价格涨幅约为33.6%,而磷矿石的开采成本则相对稳定,促使公司磷矿石销售业务毛利率不断攀升。 目前小坝磷矿和新桥磷矿的磷矿石总产能可达到300万吨/年,鸡公岭磷矿规划有250万吨/年的磷矿石产能。 此外,公司还同时持有天一矿业旗下老虎洞磷矿49%的股权,老虎洞磷矿规划有500万吨/年磷矿石产能。 远期来看,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的磷矿石总产能将达到千万吨级别,折算权益磷矿石产能约为800万吨/年。 向子公司增资,推进新增产能建设进程。 公司公告分别拟向参股子公司天一矿业和控股子公司广西鹏越增资2.91亿元和4.77亿元。 天一矿业为老虎洞磷矿的建设主体,广西鹏越则为公司定增项目“20万吨/年半水-二水湿法磷酸及精深加工项目”的建设主体。 公司对天一矿业和广西鹏越的增资满足相关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助于相关建设项目建设进度的快速推进。 拟建磷酸铁新能源材料项目,凭借自身优势产品盈利能力显著。 6月24日晚,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5亿元建设10万吨/年磷酸铁和9.6万吨/年硫酸铵生产项目,项目一期建设产能为5万吨/年磷酸铁和4.8万吨/年硫酸铵,项目一期建设周期约为12个月。 我们认为公司依靠自身充足且优质的磷矿资源和完整的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链优势,能够明显降低在磷酸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产品盈利能力。 同时依靠磷酸铁等新能源材料项目的建设,公司这样的传统磷化工企业也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目前,公司磷酸铁项目的立项备案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环评以及能评相关工作。 可转债发行完毕,募投项目扩充上游原材料产能。 近期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发行完毕,即将上市。 通过可转债发行,公司共募集资金11.6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公司“150万吨/年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选矿装置及配套设施”、“30万吨/年硫铁矿制硫酸装置”和“30万吨/年硫铁矿制硫酸项目”。 其中选矿装置及设施的建设将为公司新增93万吨/年的磷精矿产能,满足公司下游磷化工产品的生产需求。 而30万吨/年的硫铁矿制硫酸项目将明显降低公司硫酸原料的外购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的生产效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021年以来磷矿石及下游磷化工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当前时点仍有上涨可能,将有利于2021H2公司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此外叠加公司未来磷酸铁、磷矿石、净化磷酸、无水氢氟酸等新增产能的逐步投产,公司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5.58/9.41亿元,折算EPS分别为0.66/1.14/1.93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环保生产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