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晨会纪要-210827

《中邮证券-晨会纪要-21082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晨会纪要-21082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宏观研究韩国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北京时间8月26日,韩国央行宣布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符合市场预期,韩国成为疫情以来亚洲首个加息的主要经济体。 韩国央行称,韩国经济持续复苏,出口表现较好,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未来经济表现将持续向好,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到4%左右。 通胀方面,由于油价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2%左右,预计今年年底将降至2%以下。 该央行同时表示,未来全球经济可能会继续受到疫情影响,将持续评估金融风险,适时调整货币政策。 针对外围的央行操作,我国央行仍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今年多次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根据央行政策导向,当地方债供给压力加大时,央行会采用逆回购操作、MLF等货币政策工具,灵活调控市场流动性,从而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行业研究金融研究中国人寿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实现保费收入4422.99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营业收入合计5526.02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75亿元,同比大增34.2%;内含价值增至11428.11亿元,居行业首位。 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人寿总资产规模达到4.65万亿元,较2020年底再增9.4%。 中国人寿表示,其上半年归母净利的大幅提高主要受投资收益变化、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的综合影响。 但受疫情和保险需求释放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寿上半年新单保费出现同比大幅下降8.4%,为1339.14亿元;新业务价值也同比下降19%至298.67亿元。 其中国寿上半年首年期交保费为806.74亿元,同比下降14.3%;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289.40亿元,同比下降26.7%。 队伍方面,银保渠道客户经理达2.6万人,中国人寿表示,季均实动人力保持稳定,人均产能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此外,在大健康、大养老及综合金融板块,据半年报披露,国寿大健康平台服务项目数量过百,在苏州、海南、成都等地投资建设多个大型养老小区;设立国寿大养老基金,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区域储备了一批可满足客户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养老养生项目。 医药研究开发AI新药,阿尔法分子与上海医药达成合作近日,阿尔法分子科技(AlphaMol)宣布,与上海医药(SPH)签署共同新药研发合作协议,将在“first-in-class”GPCR新药研发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药物研发的智能化升级,高效完成原创新药研发。 阿尔法分子的智能新药研发平台覆盖临床前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 而团队的原生态细胞膜技术则可以实现在真实细胞膜环节下解析靶标膜蛋白的三维结构。 恒瑞医药:2021年公司创新药海曲泊帕乙醇胺获批上市有投资者向恒瑞医药提问,2021有没有上市产品,创新药是否会被集采。 恒瑞医药8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1年公司创新药海曲泊帕乙醇胺获批上市,成为公司第8个上市创新药。 集采范围是仿制药,相关信息请关注国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相关网站。 生物类似药国家集采渐行渐近,上千亿市场将受影响国家组织胰岛素带量采购即将启动,这将是我国头个纳入国家带量采购的生物类似药。 业内表示,胰岛素集采的启动,这也意味着生物制品的国家集采即将来临。 同时有分析人士还指出,在国家制度应采尽采背景下,生物类似药进行集采成必然趋势。 数据显示,在国内市场,生物药市场销售额正在实现快速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生物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6%,接近1500亿元,销售额占比也由2019年的9.2%上升至11.8%。 与此同时,国内很多药企,包括复宏汉霖、海正药业、百奥泰、齐鲁、信达生物等在内的企业,近年来也有在生物类似药研发上进行布局,产品包括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 业内表示,近两年来生物类似药发展非常快,除了已经获批上市的,国内在研的生物类似药大概有100多个。 TMT研究8月26日消息字节跳动以50亿元人民币收购Pico正式入局VR。 Pico是国内领先的VR硬件厂商,根据IDC报告2020年Pico位居中国VR市场份额第一。 VR行业生态建设有望加速。 8月26日消息,丰田近日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推出全新的Arene车机操作系统。 Arene将相当于汽车上的微软Windows和苹果iOS。 除了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提高效率,Arene将有助于缩短开发时间,从而缩短产品周期。 此举将有利于车机系统更加智能化和多元化。 8月26日据韩国BusinessKorea报道,三星电子设宣布,作为下一代代工微制造工艺的核心,环栅极技术将尽早实现商业化。 三星近日表示,将在未来3年内投资240万亿韩元,以增强其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的地位。 其资本支出计划直接国内外半导体设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