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亿纬锂能-300014-2021年中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动力业务高成长-210827

《中信证券-亿纬锂能-300014-2021年中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动力业务高成长-2108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亿纬锂能-300014-2021年中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动力业务高成长-2108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Q2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665%,环比+31.1%),扣非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1318%,环比+31.9%),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通过积累确立了技术、产能、客户等优势,加速全球配套,并积极布局上游产业链,通过与德方纳米、贝特瑞的合资,布局正极材料环节,收购金昆仑和大华化工股权,并与金昆仑合资,布局上游锂盐环节,与恩捷股份合资,布局隔膜环节,与林洋能源等企业在客户端持续发力。 同时公司近期获得国内乘用车客户定点。 此外,公司锂原电池、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在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受益下游景气,业绩增长明确。 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 事项:公司8月26日晚间发布2021年中报。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2021H1扣非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427%,符合市场预期。 亿纬锂能2021H1实现收入65.6亿元(同比+107%),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311%),扣非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427%),上半年思摩尔约贡献投资收益9.5亿元。 分季度看,2021Q2实现收入36.0亿元(同比+92.9%,环比+21.8%),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665%,环比+31.1%),扣非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1318%,环比+31.9%),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二季度公司经性现金流量净额为6.77亿元,一季度为-3.42亿元,大幅改善。 毛利率略有下降,期间费用率降低,研发投入大幅提升。 2021H1公司综合毛利率25.3%,同比-2.6pcts,分季度看,公司21Q2毛利率为24.0%,同比-2.7pcts,环比-3.0pcts。 2021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3.5%,同比-4.3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2.5%/8.4%/0.7%,分别同比-1.7/-1.5/-0.3/-0.8pcts。 分季度看,21Q2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2.7%/9.4%/1.1%,分别同比-1.5/-2.1/+1.2/+0.02pcts,环比-0.8/+0.5/+2.2/+0.8pcts。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1H1公司研发费用为5.51亿元(去年同期为2.75亿元),同比+109%。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高增长,看好21年大客户放量。 2021H1动力电池业务实现收入38.9亿元,同比+186%,基本达到2020年全年收入水平,主要系应用于乘用车领域的软包三元电池新建产能持续释放,出货规模大幅增长;新建成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开始进入产能释放期。 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实现收入40.6亿元,同比+93.1%,主要系软包三元电池海外销售快速增长,我们预计软包电池贡献约27亿元左右,约贡献归母净利润1.45亿元(依据少数股东损益计算)。 随着公司动力电池产能稳步扩张,我们预计公司动力电池2020/2021E/2022E产能分别为17/37/49GWh以上,为规模化供应提供保障;同时随着戴姆勒、现代起亚、宝马等海外客户放量以及国内商用车与乘用车铁锂客户需求提升,预计公司2021-23年动力电池业务将加速成长。 消费电池:锂原电池与圆柱电池市场地位稳固。 2021H1消费电池业务实现收入26.7亿元,同比+47.0%,主要系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锂原电池、三元圆柱电池等市场份额稳定,竞争优势明显,叠加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复苏,消费电池需求不断提升,带动销售额的持续增长。 其中,锂原电池收入8.54亿元,其他消费类电池收入18亿元。 在“5G+物联网+新基建”的交互式市场需求和“双循环”市场驱动的背景下,公司的技术积累、品质品牌、生产规模优势得以体现。 圆柱电池方面,电动工具、两轮电动车等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实现了较高幅度的增长,对公司的业绩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持续扩大电池材料环节布局,巩固一体化优势。 公司今年以来持续扩大电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