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光迅科技-002281-经营业绩显著好转,上游芯片突破可期-181019

《中泰证券-光迅科技-002281-经营业绩显著好转,上游芯片突破可期-18101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光迅科技-002281-经营业绩显著好转,上游芯片突破可期-18101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光迅科技公布2018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59 亿元,同比增7.5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3 亿元,同比增4.66%;扣非后净利润2.05 亿元,同比降16.11%。
第三季度经营状况显著好转,带动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公司Q3 创造归母净利润1.24 亿元,同比增长55.36%,在H1 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8.94%的不利基础上,带动前三季度实现正增长,表明公司已经消除上半年因国内电信网投建节奏延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全面扭转了经营状况,预计Q4 将继续向好。影响净利润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营收增长,另方面毛利率从半年报的16.88%回升到18.79%,改善明显,推测高毛利的电信网产品占比应当正在提升。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累计为5779 万元,对归母净利影响较大,扣非后前三季度归母净利2.05,同比仍下降了16.11%。其中最大部分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6105 万元,该补助与公司业务密切相关,但不属于按国家统一标准定额享受的范围,后续变化和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受中美贸易摩擦、股权激励摊销成本大幅增加影响,公司给出全年净利润同比变动在-30%到20%,对应2.34 到4.01 亿元,我们预计将在预测区间的偏上水平。
高端光芯片有望如期突破,契合5G 对光器件需求的长期上涨。公司着眼光器件的上游核心光芯片,长期坚持自主可控投入,已经实现10G EML 芯片量产并通过重要客户认证,从而达成10G 全系列芯片商用,结合电信网独立器件封测等关键配套技术突破,全面打开了高端光芯片的商用领域,我们预计公司大部分10G 芯片已经自给。公司面向5G 进行了长时间的技术预研,着眼25G PD/DFB/EML 芯片开发,在带宽等关键指标获得突破。根据光迅2017 年网上业绩说明会,我们预计其25G DFB/EML 光芯片已经向客户送样,如果顺利年底会有检测结果,2019 年有望实现批量供货。该产品的发布将全面提升公司高速光收发模块市场竞争力。国内电信网器件规格正向25G 平台切换,且与5G 商用启动的时间衔接,有望充分享受5G 投资带动的长期需求红利。
产品布局和市场规模领先全球,优化管理与加速创新并举,公司龙头价值将持续体现。在行业格局高度分散,竞争激烈的光器件市场,公司全球份额约6%,排名前五,产品能够涵盖传输、数通和接入的几乎全部品类,证实了其深厚的技术和市场积累。研发投入持续高位,持续深化IPD 变革,完善产品开发管理,2017 年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10%,一次送样通过率升至80%;生产方面,上半年推进49 项智能制造项目,完成产业园二期COB 自动线体布局和自动化仓储系统设备安装,进一步深化了精益管理。公司牵头组建的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在4 月正式授牌,该中心旨在解决行业基础和前瞻性问题,可部分分担公司未来研究压力,为深度布局新兴技术、加速向产业孵化提供良好的平台。作为国内光芯片自主可控的唯一龙头,光迅在技术、市场、管理和创新上的价值将持续体现。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18 到2020 年将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66 亿、4.51 亿和5.65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58、0.72 和0.9 元。结合公司龙头地位和行业长期景气,给予2019 年40 倍的市盈率,目标市值为180.4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运营商投资不达预期风险、光芯片开发进度不达预期风险、主流器件扩产能不达预期风险、竞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