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新坐标-603040-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新客户持续落地-210827

《中信证券-新坐标-603040-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新客户持续落地-2108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新坐标-603040-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新客户持续落地-2108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8月26日,公司发布公告,2021上半年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43.1%;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19.0%。 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27.7%;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10.7%,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是国内冷锻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持续拓展产品和客户,全球发力海外大众,持续贡献营收增量,国内比亚迪等客户放量。 同时,线材产品已开始小规模量产。 考虑到公司中报业绩及行业景气,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净利润预测为2.01/2.68亿元,新增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3.44亿元,对应2021/22/23年EPS预测为1.50/2.00/2.57元,给予公司2021年20xPE的估值,对应目标价30元,维持“买入”评级。 2Q2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8月26日发布公告,2021上半年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43.1%;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19.0%。 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27.7%;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10.7%,符合市场预期。 在下游缺芯及上游原材料、运费上涨的不利条件下,公司二季度业绩实现同环比提升,主要系因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冷锻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品质量过硬,性价比高,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毛利率有所上升,费用率有所下降,经营持续向好。 2Q21公司毛利率为64.8%,同比+0.7pct,环比+2.1pcts,主要因公司自身具备线材生产能力,有效对冲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影响。 费用率为18.1%,同比-0.5pct,环比-4.6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7%,同比-0.9pct,环比+0.3oct,主要系会计准则变化,履约合同相关的运输费计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率为10.5%,同比-0.9pct,环比-2.8pct;研发费用率为6.5%,同比+0.2pct,环比持平,系研发项目职工薪酬及材料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为-0.7%,上年同期-1.9%,环比-2.1pcts,主要系汇兑损失增加。 冷锻件优势明显,市场地位稳固。 冷锻工艺生产效率高,生产的零部件强度高、寿命长,相比传统切削工艺有明显优势。 根据我们测算,预计2025年全球汽车冷锻件市场规模约为1100亿元,其中工艺附加值较高的气门组冷锻件市场规模约11亿元、气门传动组冷锻件行业规模约120亿元。 自2005年涉足汽车市场以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在气门精密零部件(主要为气门锁夹和气门弹簧盘)领域的市场地位快速确立。 在气门传动组精密零部件(主要为液压挺柱和滚轮摇臂)领域,公司市场地位快速提升。 2021年上半年,气门传动组产品销售进一步增加,新客户新项目获取速度加快。 公司气门传动组产品已获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欧洲大众、墨西哥大众、巴西大众项目定点,陆续实现批量供货;在大众体系之外,还获得比亚迪、潍柴动力、道依茨、江铃汽车、MAN等国内外不同行业客户的多个项目定点。 此外,公司在高压泵挺柱产品客户不断开拓,已获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汽车、柳州五菱、比亚迪、PSA等的定点供货资格。 目前,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仍然处于低位,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低成本优势,发展空间广阔。 全产业链研发锁定利润,全球供应链体系实现多点开花。 公司研发投入处于行业高位,具备从材料锻造前处理、模具设计加工、冷锻工艺研发到专用工装与设备设计的全产业链研发能力,拥有境内专利65项,全产业链的高参与度帮助公司有效锁定利润。 在公司传统产品气门精密零部件产品方面,公司已具备生产超过100种气门锁夹以及300种气门弹簧盘的能力,其中气门锁夹的产品结构也从单槽型拓展至精度要求更高的多槽型,产品设计持续向轻量化方向发展。 挺柱、摇臂等气门传动组新产品的单车价值量是传统产品的十余倍,报告期内气门传动组产品销售进一步增加,为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长点。 我们预计到2023年,公司海外营收有望达到40%,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来源。 公司全球化的制造、销售服务体系完善,为公司后续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风险因素:下游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气门传动组产品拓展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冷锻件全产业链供应商,凭借完善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产品绝对单价低但利润率高,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迅速上升,新产品放量稳步进行,业绩有望持续突破。 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净利润预测为2.01/2.68亿元,新增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3.44亿元,对应2021/22/23年EPS为1.50/2.00/2.57元。 行业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当前为15倍,并考虑公司未来三年复合业绩增速超30%,故给予一定溢价,给予公司2021年20xPE的估值,对应目标价30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