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证券-亚信科技-1675.HK-三新业务将占半壁江山,未来百亿营收可期-210826

《华盛证券-亚信科技-1675.HK-三新业务将占半壁江山,未来百亿营收可期-2108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盛证券-亚信科技-1675.HK-三新业务将占半壁江山,未来百亿营收可期-2108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业绩回顾2021H1亚信科技营收66.75亿同比+8.4%,以支撑系统(BSS)为主的传统业务收入21.09亿同比-0.3%,三新业务收入5.53亿同比上涨140.9%,其中包括:网络支撑系统(OSS)业务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35.8%,数字化运营(DSaaS)业务3.09亿同比+192%,垂直行业及企业上云业务收入1.13亿同比+65.7%。 毛利率由35.7%同比提升至36.7%,毛利9.97亿同比+11.6%,公司净利润率由9.3%同比提升至10.3%,净利润2.8亿同比+20.2%。 电信BSS保持领导地位,全年保持正增长BSS业务公司继续巩固存量,提升效能,开拓增量为目标,上半年收入21.09亿,同比下降0.3%,主要由于第三方采购及运营商客户签约订单延迟,故对收入节奏产生时点上的影响,考虑到BSS业务的在手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0%,全年有望仍保持正增长。 BSS的投资更加以业务价值为导向,以支撑运营商5G业务为基础,在智慧中台、网格运营、个人、家庭、政企、创新业务的支撑体系进行重点投入,也为三新业务引流。 传统BSS业务成熟,市场提升空间有限,我们A期该业务板块保持低单位数的微增长。 三新业务高速拓展,OSS及DSaaS业务眼前一亮2021H1三新业务占收入比20.4%,较2020年提升7.4pp,符合我们的预期。 OSS业务上半年收入1.31亿,同比上升140.9%。 5GOSS网络智能化产品在省级运营商或集团商用的覆盖度持续扩大,由2020年的73个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90个以上,持续丰富OSS产品能力以适配客户存量系统的无缝迁移。 5GO域完善的产品体系,加快推动5G网络切片、中台技术等规模化应用。 此外公司也把5G网络智能化的产品赋能到各个垂直行业,为行业转型提供助力。 根据信通院的数据,预测中国运营商OSS市场规模由2021的44亿增长至2025年的55亿,CAGR6.3%,基于OSS市场中单位平稳增长的假设,及公司OSS技术和产品影响力行业领先下的优势,我们预期2021/2022年OSS业务增速50/40%,2025年该业务占收入比约7%,2020至2025年CGAR26.6%。 DSaaS业务上半年入3.09亿,同比上升192%。 该板块收入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一,运营商自身数智化需求的增长。 二,政府政务部门的疫情的防控,人口统计等政务需求。 三,金融及汽车领域的需求,利用企业微信进行私域流量运营。 自2020年起DSaaS业务产品和应用场景的创新在持续进行,加之私域流量的兴起,企业对数字化运营的认知和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客户群体已由能源、政务、邮政、金融、交通扩大至汽车、互联网。 公司与腾讯的企业微信合作,开拓面向大型政企客户的微信市场,利用企业微信为toB客户围绕微信生态进行私域流量运营,订单转化率是传统渠道的6-7倍,触达超2亿+微信粉丝用户,覆盖通信、广电、金融等行业客户百万业务经理。 DSaaS产品一直致力于突破既有的商业收费模式,我们2021年3月25日报告中提到按结果付费模式,完全按照营销订单进行分成结算,将规模化复制推广,现在按结果付费模式初见成效,上半年在一个企业集团中按结果付费的规模已达千万,我们预期该模式将得以成功复制推广。 据信通院的数据,预测中国数字化运营市场规模由2021的610亿增长至2025年的1200亿,CAGR19%,其中政府/金融/电信分别占比26%/13%/7%,基于数字化运营市场低双位增长的假设,及公司DSaaS产品的领先优势和增长往绩,我们预期2021/2022年DSaaS业务增速超过60%,2025年该业务占收入比约22%,2020至2025年CGAR45.9%。 垂直行业及企业上云业务上半年收1.13入亿,同比上升65.7%。 垂直行业持续聚焦于能源、政务、金融、交通和邮政5大领域,其中在政务方面构建了“1+N”建设运营一体化方案,“1”指基于亚信科技中台产品的数智化能力,在这个能力基础上为智慧城市设计不同应用的场景。 另外,能源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超过10个5G智慧电厂在核电、风电、火电等项目的落地,构建了行业专网。 上半年,亚信科技通过华为“CSSP-IaaS能力认证”,并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有利于公司产品在云服务行业的渗透,联合拓展标杆客户,既包括中台数据治理等产品,也包括和云厂商合作帮助企业进行上云,继而伸展做云管平台。 公司垂直行业业务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上半年的增速较低是因为:一,云事业部去年成立,人员布局调整。 二,目标客户行业是大型央企,拓展需要相应的时间流程。 据信通院的数据,预测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由2021的968亿增长至2025年的2118亿,CAGR21.8%,预测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由2021的1340亿增长至2025年的3460亿,CAGR28.4%,中国云管理服务(MSP)市场规模由2021的160亿增长至2025年的740亿,CAGR49%,我们预期2021/2022年垂直行业及企业上云业务增速约100%,2025年该业务占收入比约21%,2020至2025年CGAR66.4%。 目标价港元,维持“推荐”评级预测公司2021/2022/2023年的收入为66.75/75.6/87.5亿人民币,毛利率为38.3%/38.3%/38.5%,对应净利润7.32/8.5/10.2亿人民币,EPS预测为0.95/1.11/1.33港元,现价对应2021/2022/2023年EPS预测值的市盈率分别为13.18/11.35/9.45倍。 传统的BSS业务今年全年回复正增长,但市场规模已经逼近天花板,未来增长处于低单位数。 三新业务(OSS,DSaaS,垂直行业及企业上云业务)符合预期,OSS,DsaaS业务表现亮丽,新增长点验证公司的管理能力及产品的竞争优势,上半年公司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至占营收比的16.3%,助力新业务的发展。 公司展望2025年整体收入规模将超过百亿,三新业务的收入占比50%,我们推算2020至2025收入及EPS的CAGR约12.3%/9%,其中三新业务收入的CAGR约47%,毛利率将随着新业务起飞而改善,我们维持公司的推荐投资评级不变,给予23年12.5倍PE,目标价16.63港元。 风险因素:运营商资本开支及5G投入不及预期;公司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