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华域汽车-600741-2021年中报点评:Q2业绩显著承压,智能、并购打开格局-210827

上传日期:2021-08-27 15:35:06 / 研报作者:李景涛尹欣驰李子俊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华域汽车-600741-2021年中报点评:Q2业绩显著承压,智能、并购打开格局-210827.pdf
大小:36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华域汽车-600741-2021年中报点评:Q2业绩显著承压,智能、并购打开格局-210827

中信证券-华域汽车-600741-2021年中报点评:Q2业绩显著承压,智能、并购打开格局-21082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华域汽车-600741-2021年中报点评:Q2业绩显著承压,智能、并购打开格局-2108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华域汽车-600741-2021年中报点评:Q2业绩显著承压,智能、并购打开格局-2108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亿元,同比+10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56亿元,同比+141.3%。

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317.33亿元,同比+7.0%;实现归母净利润14.38亿元,同比+2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10.6%,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大力培育电动化、智能化新业务,项目落地加速;完成了延锋内饰和延锋安道拓等公司的股权梳理,增厚业绩,同时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考虑行业缺芯等负面影响仍在,我们下调公司2021/22年EPS预测至2.02/2.40元(原预测为2.24/2.49元),考虑到公司智能化布局领先,产品矩阵丰富,上调公司2023年EPS预测至2.79元(原预测为2.75元)。

行业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当前为15倍,并考虑未来行业景气有望恢复,给予公司2021年15xPE的估值,下调目标价至30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1Q2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021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66.11亿元,同比+24.2%;实现归母净利润27.30亿元,同比+10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56亿元,同比+141.3%。

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317.33亿元,同比+7.0%;实现归母净利润14.38亿元,同比+2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10.6%,符合市场预期。

2021年上半年,公司功能件营收为113.9亿元,同比+14.2%,低于平均增速;金属成型和模具(+29.7%)和功能件(+24.8%)对营收增长贡献较大。

2021Q2毛利率同比提升,费用率有所下降。

2021Q2公司毛利率为14.3%,同比+0.9pct,环比-0.6pct,在上游原材料、运费价格上涨及下游缺芯的情况下,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

费用率为11.6%,同比+0.9pct,环比+0.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4%,同比+0.3pct,环比-0.1pct;管理费用率为5.1%,同比-0.7pct。

环比-0.6pct;研发费用率为5.0%,同比+1.1pcts,环比+1.1pcts;财务费用率为0.2%,上年同期-0.1%。

公司持续完善自身精益管理体系,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智能化新产品持续落地,数字化赋能生产制造。

智能座舱领域,延锋饰件开发XiM21S展车,对智能座椅系统、智能内饰表面、模块化副仪表板、智能方向盘等产品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已完成基于高算力平台的多类主流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开发和匹配工作,将为上汽乘用车、智己汽车、上汽大通等车型提供配套;在智能行驶领域,电子分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产品,将于四季度量产;研发集成ACC、AEB等主动安全功能的77GHz前向毫米波雷达产品,取得下游主流车型定点突破。

同时,华域视觉第一代DLP数字大灯与显示及控制系统已实现量产,第二代包含更高像素、更多场景功能产品已完成研发,积极推进量产。

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工作,建立10家标杆工厂实现效率提升。

我们认为,智能化领域的深度布局将使得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战略性梳理子公司股权,增厚业绩打开新空间。

公司按照战略规划目标,坚持“有进有退”、做优做强核心业务。

公司2020年完成了对延锋国际30%少数股东权收购,实现了对全球内饰业务的完全自主掌控;出售上海李尔实业交通45%股权,实现对汽车线束业务的全面退出;加强公司内部资源整合,完成上海幸福摩托车、上海联谊等子公司的业务调整,退出制造业务。

2021年,公司公告拟收购延锋安道拓49.99%股权,开始自主掌握汽车座椅业务,进军全球市场。

我们预计全球乘用车市场空间接近3000亿元,公司料将基于内饰全球布局推广座椅产品,推动该业务的全球化扩张,有望重塑全球汽车座椅行业格局。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